六、呈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水皰,刺癢——痱子。(1 / 1)

【解釋】

痱子是炎夏暑熱之際或高溫環境下常見的皮膚病,呈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水皰,刺癢,甚至簇集融連成片,皮膚潮紅,疹退後有細小鱗屑,多因濕熱鬱於肌膚所致。

夏季氣溫高,身體大量排汗,汗液浸入表皮角質層,阻塞汗腺導管口,導管內壓增高發生破裂,導致汗液感染周圍組織引起痱子。

痱子多發生在頸、肘窩、膕窩、胸背等部位,小孩的頭部、前額等處也可發生。初期症狀是皮膚發紅,繼而出現針頭大小丘疹或丘皰疹,呈紅色,嚴重者會密集成片。患者會感到劇癢和一陣陣熱辣的灼痛。部分患者會因為撓破痱子引起毛囊炎或癤腫等。隨著天氣轉涼,痱子會自愈,伴有細小鱗屑。

痱子分為紅痱、白痱、膿痱,其中紅痱最常見,一般來講,兒童更易長痱子。

【調理】

1.生活調理

●注意個人衛生

夏天出汗多,要勤洗澡,洗完澡之後要擦拭幹淨,保持皮膚的幹燥清潔。

●盡量防止出汗

不要暴曬,注意乘涼,經常通風換氣,保證室內溫度適宜。

●其他生活禁忌

患者不要撓破痱子,以免引起感染導致其他疾病,洗澡水不宜過熱,溫水最宜,不要用強堿性肥皂。

2.飲食調理

●少食高糖、高脂肪食物

高糖高脂肪食物會導致人體排汗,更容易長痱子。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芥末、大蒜、韭菜等食物會導致人體出汗,宜少食。

●多食清涼解暑的食物

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喝冰鎮綠豆粥、酸梅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