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腰骶痛——腰椎間盤突出。(1 / 2)

直腰旋轉扳法:患者取坐位,腰部放鬆,術者站立於體側,雙腿夾住患者一側下肢,一手抵於患者肩後部,另一手從腋下穿過,抵於患者肩前部,先反方向輕力扳動數次,然後用力扳動一次。

彎腰旋轉扳法:患者取坐位,腰部前屈,術者立於患者身後。先用一手拇指抵住腰部棘突,另一手從腋前抵住頸項部,讓患者前屈、側屈腰部至最大限度數次,然後用力旋轉扳動腰部,聽到“哢噠”聲表示手法成功。

反伸扳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站於體側。一手抵住腰部,另一手托住雙膝向上扳動,然後用力使腰椎過伸。注意:此手法對背伸疼痛的患者禁用。

(2)卷腰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體側,一手抵住患者屈曲的膝關節,並壓向腹部,另一手抵住腰骶部,上抬臀部,持續30至60秒,重複操作4次。有舒筋解痙作用。

(3)穴位按壓法

夾踝牽引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腋窩夾住患者踝部向下牽引1分鍾左右。

屈曲髖膝法:之後術者用前臂托小腿後側,屈曲髖、膝至最大限度,然後拉伸髖、膝關節,重複操作2至3次;繼而雙手掌根置於椎體上,從上往下交叉推按,並逐漸向下按摩至腰骶部,重複操作2至3次。

向下牽引法:最後患者取俯臥位,術者手握雙踝向下牽引1分鍾左右。

穴位按壓:按壓足三裏、衝門、風市、乘山、昆侖、乘扶、委中、關元、大腸俞和腎俞。

(4)關節鬆動法

垂直按壓棘突:患者取俯臥位,上肢放在體側,腹部墊一個小枕頭。術者雙手置於棘突,上身前傾,借助上肢的力量向腹側按壓棘突。此手法可增加腰椎屈、伸範圍。

側方推棘突:患者取仰臥位,上肢置於體側,術者雙手置於棘突,上身前傾,用上肢的力量向對側推棘突。此手法可增加腰椎旋轉。

垂直按壓橫突:患者取俯臥位,上肢置於體側,患者雙手置於橫突,上肢前傾,用上肢的力量向腹側推橫突。此手法可增加腰椎的側屈和旋轉。

前屈和後伸擺動:患者取俯臥位,上肢垂於床邊,腹部墊一個枕頭,術者固定手內側,借助上肢力量向前、向下推動骶部。

4.運動調理

健身操

●屈膝收腹練習

預備:仰臥,下肢自然伸直。

練習動作:收腹,屈膝,雙臂抱膝貼於胸前,重複3至5次。

注意事項:開始練習時,速度要輕緩,抱膝以腰部不出現顯著疼痛為度。隨著疼痛症狀的減輕,可重複操作6至10次。

●仰臥起坐

預備:仰臥,下肢自然伸直。

練習動作:緩慢做起,答坐位,上肢伸直,軀幹前屈,使雙手觸及足趾。

注意事項:開始練習時,速度要輕緩,抱膝以腰部不出現顯著疼痛為度。隨著疼痛症狀的減輕,可重複操作6至10次。

●屈曲上抬軀幹

預備:仰臥,上肢自然置於體側。

直腰旋轉扳法:患者取坐位,腰部放鬆,術者站立於體側,雙腿夾住患者一側下肢,一手抵於患者肩後部,另一手從腋下穿過,抵於患者肩前部,先反方向輕力扳動數次,然後用力扳動一次。

彎腰旋轉扳法:患者取坐位,腰部前屈,術者立於患者身後。先用一手拇指抵住腰部棘突,另一手從腋前抵住頸項部,讓患者前屈、側屈腰部至最大限度數次,然後用力旋轉扳動腰部,聽到“哢噠”聲表示手法成功。

反伸扳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站於體側。一手抵住腰部,另一手托住雙膝向上扳動,然後用力使腰椎過伸。注意:此手法對背伸疼痛的患者禁用。

(2)卷腰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體側,一手抵住患者屈曲的膝關節,並壓向腹部,另一手抵住腰骶部,上抬臀部,持續30至60秒,重複操作4次。有舒筋解痙作用。

(3)穴位按壓法

夾踝牽引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腋窩夾住患者踝部向下牽引1分鍾左右。

屈曲髖膝法:之後術者用前臂托小腿後側,屈曲髖、膝至最大限度,然後拉伸髖、膝關節,重複操作2至3次;繼而雙手掌根置於椎體上,從上往下交叉推按,並逐漸向下按摩至腰骶部,重複操作2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