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的最後的特征就是目標性,從低碳經濟的概念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應該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因此,在經濟發展階段,針對目前的國際國內的碳排放形勢,調整經濟結構不僅勢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緩。對中國來講,發展低碳經濟,順乎世界潮流更合於中國國情,這也是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在哥本哈根會議後,2010年8月,中國國家發改委確定在五省八市開展低碳產業建設試點工作,這也吹響了中國低碳經濟之路的號角。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從中國現階段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還麵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從能源消費結構看,煤炭消費所占比重過高。據相關資料統計,2007年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僅占27.8%,發達國家煤炭消費比例大多不到20%,而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所占比重高達69.5%。能源消費在短期內將延續加速增長的趨勢,到2020年我國能源需求量將達到50億噸標準煤以上。在我國煤炭消費比重大,CO2排放強度較高,致使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顯,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在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在解決環境汙染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的形勢非常嚴峻,任務也十分艱巨。
不過,低碳經濟的確給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可以說,低碳的商機無處不在,在我國低碳經濟同樣富有巨大的商機,這不僅與市場的導向性有關,也與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引導有著巨大的關聯。國家對低碳經濟的重視,給低碳產業帶來了新的商機。據悉,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必將是未來各國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潤增長點。據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潛在的節能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可見,從簡單的“低碳經濟”這幾個字中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商機和滾滾而來的財富。
在低碳經濟的引領下,在“碳足跡”、“低碳生活方式”、“低碳世界”等一係列新概念應運而生,在這低碳的大背景下,作為新時代的人要抓住機遇,走在時代的最前端。
經濟學指導你的生活: 低碳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話題。從發展的角度上來講,低碳經濟力求的是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