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七十大壽(2 / 2)

顧青山挑起大拇指:“好,好小子。”

接下來重孫子拜壽,兒媳們、孫媳們拜壽、閨女、姑爺、外孫、外孫女、外重孫都一一拜壽。熱鬧歡騰的氣氛持續了半個時辰,好不容易顧家的子孫都拜完了壽。隻見院門外魚貫而入一大群中年和青年的男人,綿長壯觀的隊伍一直綿延到大門外,為首的是任保定知府的寧峰:“姑父,自從您從邊關回來,給咱們村帶來了鴻飲書院,我們這些窮孩子才讀上了書,走出大山,為國效力、光宗耀祖。如果沒有您,就沒有我們這些識字的孩子,我們今天一起給您拜壽來了。”

黑壓壓的一大群人,齊齊地跪倒在地,齊聲呼喊給老壽星拜壽的場麵著實震撼,寧家莊的晚輩們肅然起敬,做人就該做顧青山這樣的人,雖然不是高官,沒有厚祿,但是他造福了子孫後代,造福了整個村子的人。

白胡子的王連喜帶領幾個當了太爺爺的老頭們走上前來,含著熱淚一起鞠了一個躬:“青山哪,我姐夫長水走得早,沒能來給你拜壽,我替他說句心裏話,我們這些家裏窮的漢子們,跟著你都過上了好日子,這一輩子,要是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自己過什麼樣的日子。今天高興,咱們不說以前的艱難事了,你給咱們大家說幾句吧。”

顧青山走下台階,拍著王連喜的肩膀笑道:“四喜丸子,你呀你呀,說的這是什麼話,要是沒有我,你也一樣還是好日子。我當年不也是個窮小子嗎,看上寧馨了,卻娶不上,你知道我當時難受的呀……後來服完兵役回來,日子一點一點好起來,也娶了寧馨回家,日子就過得有意思了。這一轉眼就五十年過去了,人過七十古來稀,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不管幾年吧,這一輩子我算是活得值了,沒有遺憾。”

“好……”大家齊聲喝彩,寧馨卻暗暗抹了抹淚。正要開席吃飯,就見人群後方忽然閃開一條通道,無數穿著金甲的禦林軍衝了進來。

顧家的子孫有不少是見過世麵的,當即湧到顧青山身邊,麵色凜然地看著前方。

就見譚士禮帶著一個身穿玄色衣衫、器宇軒昂的老人進來,顧修文一見來人帶頭跪了下去,口呼萬歲。顧青山這才知道,來人竟然是當今聖上。

眾人行完大禮,皇上坐在了主座,笑嗬嗬看著顧青山道:“你可還記得朕?朕記得你。”

顧青山一頭霧水:“草民並沒有見過皇上呀。”

譚士禮在一旁笑道:“青山哪,你別緊張,近日聖上微服出遊,正好我要請假來給你過壽。聖上高興,想見見以前的故人,就同路來了。你好好想想,什麼時候見過貴人。”

顧青山努力地想了很久,還是想不起來。雖然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挺有出息,姻親們也十分顯赫,可是他實在不記得在哪裏見過皇上了。

皇上不想再為難他,笑道:“當年在軍中,你活捉了頡擷可汗,砍下他的人頭,卻不肯自己去領功,讓自己的義兄去領,關鍵是你還說的蠻有道理,連朕都覺得他去領功合適,而你呢,竟然跑回家當了個種地的,後來你的子孫入朝為官,朕都予以重用。不為別的,就因為朕當年看到了你的忠義之心。”

顧青山這才知道,原來那一晚跟自己蹲守在小樹林裏的白袍小將竟然是當年的皇子,如今的帝王。他從沒想到過自己還有這樣的奇遇,難怪子孫們官運亨通,竟是有皇上的偏愛之心。

熱鬧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晚上,各自回房休息,顧青山拉著老伴的手來到院子裏的葡萄架底下,焚上香案,和她一起跪了下去。

“老天爺在上,我知道您老人家是睜著眼的,好人有好報,我們夫妻二人這一輩子積德行善,從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今日既是七夕節,又是我的壽誕,還是我們成親五十年的年頭,我不求別的,這一輩子已經很是圓滿了,我隻求來生還讓我們做夫妻,做一輩子的伴兒吧。有一個人能和你一心一意地相伴一輩子,是最幸福的事!”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