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輛寒磣馬車入城前,車夫好心給年輕人多嘴說了些城內的現況。比如城分內外,外城有四個地頭蛇的幫派宗門,喜歡沒事就出城玩騎戰,兵力最盛時雙方足足小千人的騎軍衝鋒。聽說四股勢力加起來得有戰馬三千多匹,甚至連強弩都有好幾百張,惹上他們就等著被五馬分屍吧,反正那些家夥不是沒做過這種事情。內城有三個姓氏的家夥更是惹不得,都極有來頭和家底,反正在這座城內他們就是土皇帝,其中那個柴家就收藏了二三十件龍袍蟒服。柴氏家主少數幾次大張旗鼓的出行,還真就是如傳聞那般身披龍袍,身邊數位美人則是人人鳳冠霞帔,真跟皇後貴妃娘娘似的,讓人大開眼界。臨近城門口,口幹舌燥的車夫摘下羊皮酒囊灌了一口酒,轉頭望向那個認真聽自己說話的年輕人,咧嘴笑道:“說這些也就是讓公子多長幾個心眼。不過萬一,小的是說萬一真遇上了麻煩,如果附近有那些手持轉經筒的紅衣和尚,公子一定要趕緊去他們身邊求救,畢竟在咱們西域他們就是活菩薩,再不講理的人,總也會收斂些。”
入城後,那個公子哥在他推薦的一家城東鬧市客棧下車,多給了車夫幾兩成色很足的銀子,雖有黑鏽,卻無暮色,看著就討喜。這讓車夫覺得話沒白說,好人有好報啊。隻不過當他看到那個年輕人毫無心機地緩步走入客棧,車夫的眼神就有點複雜。其實啊,自己那些話終歸仍是白說了,外地人進了這家客棧,能不能活著出來就看天意了,就算能僥幸走出,那也要掉好幾層皮。不過想到事後客棧會按照宰割肥羊的身價給自己一點分潤,車夫忍不住偷偷笑了起來。不過就在此時,那個年輕人也回頭笑望過來,車夫的笑臉頓時略微僵硬在那裏,但很快他的笑意就恢複正常,還朝那個已經羊入虎口卻不自知的可憐蟲擺了擺手。
在車夫歡快揚鞭離去的時候,大概不知道這座城池如果是一條盤踞在西域版圖上的地頭蛇,讓人畏懼,那麼他則親自送來了一條其勢足以輕鬆吞蛇的走江大蛟。
雇用馬車進入城池的他,正是從爛陀山沒能得到明確答複的徐鳳年。在冊不在冊的西域僧人有三十餘萬,附庸爛陀山的僧兵在台麵上便有四五萬之多,但是徐鳳年就算親自駕臨爛陀山,也沒能成功帶走一兵一卒。但是事情並非沒有半點轉機,徐鳳年來這座大奉王朝的西域都護府,就是為那個希望渺茫的轉機盡人事,然後聽天命。內城中央有座高不過二十丈的小山,被稱為小爛陀。山頂有世間最大的一座轉經筒,銅身鍍金,重達十二萬斤。筒壁外雕刻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和栩栩如生的八千眾天女,筒壁內篆刻有八十一萬條六字真言和全部大藏經。轉經筒虛設有讓人抓握的轉經大環,之所以說是虛設,是因為此轉經筒自打造而成後,就沒有誰成功推動起來過,那麼每轉一周相當念佛八十一萬聲的大福緣,也就至今沒有誰能夠消受了。
在那輛寒磣馬車入城前,車夫好心給年輕人多嘴說了些城內的現況。比如城分內外,外城有四個地頭蛇的幫派宗門,喜歡沒事就出城玩騎戰,兵力最盛時雙方足足小千人的騎軍衝鋒。聽說四股勢力加起來得有戰馬三千多匹,甚至連強弩都有好幾百張,惹上他們就等著被五馬分屍吧,反正那些家夥不是沒做過這種事情。內城有三個姓氏的家夥更是惹不得,都極有來頭和家底,反正在這座城內他們就是土皇帝,其中那個柴家就收藏了二三十件龍袍蟒服。柴氏家主少數幾次大張旗鼓的出行,還真就是如傳聞那般身披龍袍,身邊數位美人則是人人鳳冠霞帔,真跟皇後貴妃娘娘似的,讓人大開眼界。臨近城門口,口幹舌燥的車夫摘下羊皮酒囊灌了一口酒,轉頭望向那個認真聽自己說話的年輕人,咧嘴笑道:“說這些也就是讓公子多長幾個心眼。不過萬一,小的是說萬一真遇上了麻煩,如果附近有那些手持轉經筒的紅衣和尚,公子一定要趕緊去他們身邊求救,畢竟在咱們西域他們就是活菩薩,再不講理的人,總也會收斂些。”
入城後,那個公子哥在他推薦的一家城東鬧市客棧下車,多給了車夫幾兩成色很足的銀子,雖有黑鏽,卻無暮色,看著就討喜。這讓車夫覺得話沒白說,好人有好報啊。隻不過當他看到那個年輕人毫無心機地緩步走入客棧,車夫的眼神就有點複雜。其實啊,自己那些話終歸仍是白說了,外地人進了這家客棧,能不能活著出來就看天意了,就算能僥幸走出,那也要掉好幾層皮。不過想到事後客棧會按照宰割肥羊的身價給自己一點分潤,車夫忍不住偷偷笑了起來。不過就在此時,那個年輕人也回頭笑望過來,車夫的笑臉頓時略微僵硬在那裏,但很快他的笑意就恢複正常,還朝那個已經羊入虎口卻不自知的可憐蟲擺了擺手。
在車夫歡快揚鞭離去的時候,大概不知道這座城池如果是一條盤踞在西域版圖上的地頭蛇,讓人畏懼,那麼他則親自送來了一條其勢足以輕鬆吞蛇的走江大蛟。
雇用馬車進入城池的他,正是從爛陀山沒能得到明確答複的徐鳳年。在冊不在冊的西域僧人有三十餘萬,附庸爛陀山的僧兵在台麵上便有四五萬之多,但是徐鳳年就算親自駕臨爛陀山,也沒能成功帶走一兵一卒。但是事情並非沒有半點轉機,徐鳳年來這座大奉王朝的西域都護府,就是為那個希望渺茫的轉機盡人事,然後聽天命。內城中央有座高不過二十丈的小山,被稱為小爛陀。山頂有世間最大的一座轉經筒,銅身鍍金,重達十二萬斤。筒壁外雕刻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和栩栩如生的八千眾天女,筒壁內篆刻有八十一萬條六字真言和全部大藏經。轉經筒虛設有讓人抓握的轉經大環,之所以說是虛設,是因為此轉經筒自打造而成後,就沒有誰成功推動起來過,那麼每轉一周相當念佛八十一萬聲的大福緣,也就至今沒有誰能夠消受了。
這件奇聞異事隨著佛法東渡,在中原亦是流傳已久。據說這“此法難轉”的難,首先難在登山小爛陀,再難在那等相當於十數萬斤的龍象之力,三難在是否有佛緣。曾有爛陀山僧人言即便呂祖、王仙芝兩人,仍是難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