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秘集各家房中養生術序(1 / 1)

天下養生之說者。曰。必棄人事。入深山。食苓術。衣草木。友麋鹿。而後可以養生。是不然。若然。是苦生也。非養生也。養生者。生生皆可。不必有所擇焉。夫人欲之中。亦可養生焉。動靜方為道之中寄。不離於是。飲食男女。欲之所存。不過於非。若是。則我役物而不為物役。則閨房亦深山也。稻粱亦苓術也。綺羅亦草木也。麗妻亦麋鹿也。奚必彼此抉離人性乎。傳曰。食色性也。夫道人。將修心煉性。而去其色。是去其性也。去其性。是為丹而去其汞也。焉可以養生。故善養生者。善養欲者也。何則。欲近情。情近性。性近神。神生氣。氣生形。形生欲。欲生生。生則謂道。故道常在人之欲中。老子曰。常有欲以觀其竅。常無欲以觀其妙。竅妙之間。道之所介。有無之際。豈非道之所存。欲之所處乎。是以知道者。必不能去欲。去欲不成道。凡我所謂道。非鬼道。非神道。是人道。而雲仙道者也。獨陽道不存。獨陰道不生。故黃帝與素女。不諱其術。著之竹帛。始有其書。要蓋欲。遵養性情。恬愉驅魄。而不絕生生之理。不傷性命之源。此雖有男女之跡。而其中不淫。寂然不動者。固不足搖我混然太極之精也。是以可貴。蕩者不知。流入於淫。始有采陰補陽。運氣駢勢之說。便已誤人。則又不得其求。乃多外附強製之事。流毒種種。博取一時眼前。不圖身後。往往離奇詭譎。以致銯生絕理。不終其天年。並夭其子孫者。甚可悲夫。嗚呼。此非養生。是喪生也。則又奚取。故知此方者歸諸正。

時歲次於逢攝提格之陶嘉月杏溪浣香主人書於浣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