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少時。由侍衛。於武宗朝。歲在戊辰。驛行西蜀。同華陰令李公登華山。問古仙跡。一道士曰。山之所罕也。惟陳摶所遺丹法。刻之石。為山之顯跡。天下所共聞。惟摶一書未傳。隨開洞門。得洞中小石匣。拆古遺封。取出一冊。名曰。《玄機中萃》。乃希夷成道內丹。築基。立身。安命大要也。公命抄之。乃書一冊。送餘西行。蜀藩縉紳取錄者。不勝有以服其藥。登堂而稱其玄妙者。有登餘門。告其深驗者。無虛曰。緣其所自伏氣。乃立身安命之基。梅子乃人元大品之丹藥。服藥乃生血生精之妙。用無不可重之也。今之世傳希夷子進藥之事。有自來矣。行道之人。多不知其妙在竹破還須竹補。宜抱雞須用卵為之之義。為性命者。當留心於此。乃入道之門。成道之快捷方式也。又曰。餘亦得梅子金丹之效。補氣之說。衰年之人。可以為法。或曰。是集若無補於大乘。但伏氣進藥。梅子雖有形之物。亦可以接命延年。助道世彌。為添油之法耳。餘然之。將纂與諸經列刊。使明道者。便於采擇焉。
嘉靖歲在庚戌春正月吉坎宮道人
東明任拱辰書。
陳希夷房術玄機中萃纂要
一 築 基
築基功夫。名曰煉己造丹。誠能采得藥來。收得藥起。擇鼎。取蟠桃酒。以進真鉛。采藥。由下元。次中元。後上元。能進下元。是築基。能進中元。是長生。能進上元藥而是為了道。雖不飛升。亦為蓬萊客。學者欲得築基。先明橐簽。要知采藥。須遇師傳。師傳口訣。則煉己造丹。功成無疑矣。得之者。當宜潛修。苟可明言。則人人可仙也。何為內丹。則吾身與天地同體。得一陽真息。升降交感於吾身之中是也。二人童子。得而修之。故曰金丹。真精已泄。得而修之。故曰還丹。
二 鑄 劍
養神功夫。名曰鑄劍存真。擇三五二八眉清目秀之鼎。調養一年之餘。候其癸水行潮信準。將八卦安神丹自服一月。次用靈龜膏藥封臍一旬。始陰陽交合。取其地魄養神下手功。行九一之法。其法如是數次。少停。覆鼎上。提氣九口。若神未曾動。再行九一之法。其法如當神動。急覆其上。閉住橐簽。勿動呼吸。恐漏真金。急提氣三口。升上泥丸。緩提氣六口。升上泥丸。名曰九還。及至陽氣回丹田。正是歸根複命。還本還元。就下近便處。運一點真汞。以迎之。此采得藥來。收得藥起是也。得藥即棄鼎。端坐。叩齒三十六。通左右。鳴天鼓。二拾四後。以拇指節。試目九遍。以中指按鼻七遍。兩手曆麵皮發際。閉口鼻息。次將舌柱上齶。外津液滿。分作三口咽之。再瀨再咽。如是三度。將手抱肚臍。名曰丹田。此吾身之真爐。然後淨定之中。行周天之火。《悟真篇》所謂功夫容易。樂非遙。說破令人失笑。依法行之。不仙亦可延年矣。若愛欲心狂。漏泄真寶。是恩返仇矣。保之慎之。
三 調 神
調神功夫。名曰煉補火候。用先天神氣清秀顏色紅白。無疾年十六七者。每月依後開日期氣數。以銀或錫造成橐簽。使之嗬氣入管。量到。我即收上泥丸。下歸丹田。行至六個月日。顏老還童。發白變黑。久久行之。乃見先天之神功妙用也。古語雲。竹破還須竹補。宜以氣補氣。壽永天地。諸經之說同也。上補自鼻。中補自臍。下補自腎。依日期自下而上。曰返。自上而下曰還。此補氣先天之妙。又曰接命。珍之重之。
四 聚 財
聚財者。非聚之以求五金八石之藥。食前方丈之榮。蓋欲求鼎器。以全長生之道。積柴米。以和至珍之劑;置丹室。以存至淨之體。具香帛。以告至尊之神。此數者。非財用則無所措手足矣。故《經》雲。欲求天上寶。須用世間財。籲。有法無財。難成矣哉。
五 結 友
結友者。非結談笑遊戲無益之友。必擇道同心合。仁慈勤儉。不貪富貴。擇有德行者。得以護衛助力。彼此進道行。無阻礙。能成就。以全至真。故曰。道心非難久常為難。
六 擇 地
擇地者。非擇名山洞府。奇峰幽壑也。或市廛村郭。深隱僻處。古廟古墳。有甘泉善鄰。大不出十畝。小則五畝。置丹室。斯善矣。杏林囑道光曰。即往通都大邑。依有力之家。以了大事。為此故曰。誌士若能修煉。何妨在市居朝是已。
七 擇 鼎
鼎鼎原無鼎。藥藥原無藥。乃先天最上一乘無為妙道。接命延年。擇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五病不犯。四體無虧。聲清言減。必至情和意合。魚水相投。然後可以臨鼎用事。以求先天大藥也。毫厘有差。則失中正。煉己者。自天癸始降。方可濟用。然陰陽未到。太極未形。至淨至真。含虛太乙。一粒黍珠。時至自落。采而服之。號曰人元大丹。又曰先天梅子金丹。此乃至真妙道。非泥水之可比。必是用大法。財積德累。行堅心誠意方克有濟也。謹之謹之。
希夷八卦安神延壽丹
能安五髒。返老還童。服之長生。得者寶之。
【右方】
天門冬能補月虛紅花能生顏。
當歸能生氣血。
石燕能溫心血補益丹田。
熟地黃和血生津液用之莫犯鐵器。
殭蠶能補容。
真川椒能寬脾去風邪。
海馬助髓興陽。
天門冬三斤。抽心去皮。長流水淨洗。曬幹擇明淨者用之。能補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