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於是,蘇秀所在的報業集團看好它。

同城另外兩家報社也看好它,也將傾力爭奪,此外,廣電、高校等單位也都躍躍欲試。

就目前的PK情況看,蘇秀他們報社處於劣勢,因為方案較弱,編纂力量無法確保權威性,在推行方式上缺少創意……蘇秀在領導辦公室“維權”時,耳邊掠過的就是這些信息。

蘇秀坐在辦公室裏,麵對牆角那株枯萎了的發財樹,在想著“文化走出去”。

她決定先讓自己走出去。

商務廳,這可是姐夫周昆的單位,自己以前去商務廳采訪過,給他們寫過兩篇稿子,他們楊廳長挺滿意,並且後來有一次在外麵參加一個經濟高峰論壇時,還遇到過這個楊廳長,他還記得自己是周昆的小姨子。他笑嗬嗬地說,記得,當然記得,也算家屬嘛。

蘇秀知道,“鄉土讀本”項目目前由事業部在做設計,事業部的員工大都學經管、金融出身,策劃文化項目不是他們所長。拋開這一點,即使他們有好的想法,但等他們用幹巴巴的文字寫出來,那也毫無意趣,更別說高度、情懷這些東西了。所以,他們的文案目前處於劣勢理所當然。也正因為此,報社這兩天又讓新媒體部主任廖靜山協助事業部做好該項目的文案設計。社長說,老廖那兒現在有那麼多才子才女,協助一下吧。

廖靜山領了這個任務後,有些情緒。一則自己部門的工作本來就很忙,二則既然這是事業部的任務,那就該由他們自己想辦法完成,誰沒短腿呢?自己練啊!招這方麵的人才啊!否則動不動就往別人的部門一推,養成習慣了怎麼辦?這年頭逞功的時候都奔在前麵,做事的時候則能推就推,還拚命給領導出主意:這個他做好、那個他做好。那幹嗎不推給經濟部呢?經濟部不是跑商務廳的嗎?按理說他們最搞得定呀。

蘇秀可不是廖主任,這個階段她可沒這樣的心態,這個階段她要證明自己。於是,她去了廖主任的辦公室,請戰。

廖主任原先對蘇秀感覺不錯,但這一陣因為調崗的事,她這樣四處找領導,讓他有些尷尬,所以他現在看見她就有些頭大。她走進門來的時候,他還以為她又是來“維權”的呢。他想,不是沒讓你走人嗎?還有什麼事啊?再說,又不是我讓你走,搞到後來怎麼感覺像是我讓你走的一樣?

哪想到,蘇秀這次不是來維權的,她是來要求做商務廳項目文案的,廖主任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但他看她有身孕的樣子,又說:“你可以協助事業部做一些工作,但不要搞得太累了,這畢竟是他們的工作。”

蘇秀準備從兩方麵入手,首先是“鄉土文化讀本”教材本身的編纂理念問題,得確立一個有係統、有情懷、有高度的文本主旨,張羅出一張有說服力的編著者名單;其次是多往商務廳跑跑,采訪領導,為該廳多多寫稿,贏得情感,然後再溝通這個項目,打動他們,拿下它。

所以,今天蘇秀給姐姐打來電話,詢問教材編寫問題。她說,姐,我接了個做教材的項目,蠻好的項目,是關於鄉土文化的。我沒編過教材,你當了這麼多年老師,肯定知道編教材的事,你認識這方麵的老師嗎?

蘇纓聽明白了之後,說:“我幫你找宗老師吧,他是我們學校教鄉土教材的老師,特級教師,他一定認識這方麵的專家。還有,我再給你介紹教育出版社的吳月社長吧,他們搞教材有經驗。”

蘇秀說:“好好,你早點幫我找他們。”

蘇纓說:“這個項目不錯,蘇秀你辦成的話,什麼1000萬扶持費、平台、新媒體這些的,我們也不去想它了。關鍵是,說不定我還能跟你一起去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推廣這個教材呀,姐還都沒去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