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勒克特拉情結與此相似,隻是對象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女童對父親和女性對丈夫的情感。
在有些家庭中,獨生子與父母的關係過於親密。尤其是在父親工作忙碌忽視妻兒的情況下,有些男孩與母親事實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這一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罕見。其實,男孩的戀母情結和女孩的戀父情結是性心理發展過程中一個特有的情感現象。但隨著年齡增大,社會角色、性別角色明晰,這種傾向會逐漸消失。
親子間的愛是基於血緣關係的一種特殊的愛,這種愛無法割舍,延續於兩代人的一生。但親子之愛也是有度的,因為每個人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懷抱裏,最終都要從家庭走向社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因此,當告別兒童期進入青春期,青少年就應該自覺地進行“心理斷乳”。因為這一時期性意識已經萌發,不管青少年自身是否意識到,他們對母親(父親)的愛在不知不覺中已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其中未必沒有對異性愛戀的成分。因為青少年性心理成長的規律是:異性疏遠期—異性吸引期—異性眷戀期—戀愛擇偶期。專家經研究發現,有的青少年在異性疏遠期和異性吸引期之間,有一個戀母(戀父)期,即對自己的母親或父親產生情感依戀。一般這個時期很短暫,隨著他們與異性交往能力的增加,這個時期很快就會過去。
但有的青少年由於各種原因,長時間對異性的家長產生情感依戀,例如,有的男孩已十幾歲了,還無法改掉兒童時期的習慣,非得要母親陪自己睡覺,和母親身體親密接觸獲得性心理的滿足;而女孩則與父親關係十分親密,常常在父親懷裏撒嬌,有心裏話願意同父親說,甚至嫉妒母親奪走了自己的愛。這顯然就是戀母戀父情結。這不但對青少年自身心理發育有害,而且也有背人倫道德準則。我們知道,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不同,社會對人們之間的性關係有道德和法律的約束,親子之間是不允許有性愛成分的,否則性關係會發生混亂,給社會帶來危害。
所以,母子或父女之間,不管如何親密,那隻能是兩代人之間的愛,與異性間的愛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對這一點把握不好,有可能使青少年及他們的父母性心理發生錯位,做出違背社會道德和法律的事。
事實證明,凡是有戀母或戀父情結的男孩和女孩,他們的性心理極不成熟,對異性或者苛責或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他們總是拿自己的母親或父親作參照標準去選擇結交異性,並容易產生情感依賴。這種影響甚至可能不自覺地延續到戀愛擇偶階段,他們要尋找“母親型”或“父親型”的配偶,而現實生活裏,這是很難實現的。
【專家支招】
孩子長時間和母親(父親)過分親密,對家長和孩子都不好,一是會擠占父母的生活空間,給家長帶來許多不便;二是影響孩子正常和健康地與同齡異性交往;三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能力。如果你想遠離這方麵的困擾,試試下麵的方法:
伊勒克特拉情結與此相似,隻是對象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女童對父親和女性對丈夫的情感。
在有些家庭中,獨生子與父母的關係過於親密。尤其是在父親工作忙碌忽視妻兒的情況下,有些男孩與母親事實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這一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罕見。其實,男孩的戀母情結和女孩的戀父情結是性心理發展過程中一個特有的情感現象。但隨著年齡增大,社會角色、性別角色明晰,這種傾向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