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貴早上起床後從不疊被,媽媽提醒過幾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媽媽告訴小貴,今天遇到樓下的媽媽說小剛真乖,每天總是自己把被褥打理得整整齊齊。小貴聽後表麵上不以為然,但漸漸地學會了自己動手疊被。
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當要表揚或批評時,采取一種迂回的方法,用講故事、打比喻、作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妙地“點”出來,讓孩子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4.動作暗示
周末,晚上9點多了,羅強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卻站起來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鋪開,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孩子,羅強馬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麵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並書寫一兩個字,讓孩子接受這些暗號,他就會學著做出反應。小孩子需要大人的愛和注意,特別是父母常常口頭上讚許他的好行為,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點點滴滴表達了對他的感情和鼓勵,從而建立起他的自信。
5.榜樣暗示
點點跟媽媽逛商場,看到玩具熊就想要。但家裏已經有好幾個了,媽媽不想買。點點就抱著媽媽的腿,蹲在地上哭。媽媽指著旁邊一個跟點點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說:“你看那個小妹妹,多乖啊!多聽話啊!”點點一看旁邊的小姑娘真的很乖,也就不再哭鬧了。
一個小朋友哭,許多小朋友會隨同一起哭起來。這時用暗示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哭聲停止。老師隻需對不哭的孩子表示出讚賞,孩子就會向不哭的孩子學習而停止哭鬧。
6.情境暗示
當爸爸在寫作時,金金跑到爸爸桌前又叫又跳,媽媽怎麼厲聲製止效果也不好。後來有人教了媽媽一個方法,就是每當金金再鬧的時候,媽媽就躡手躡腳進屋,小聲對金金說咱們到外麵玩。金金就馬上跟著媽媽出來了。
情景暗示主要建立在一種氛圍的基礎上,父母隻要把握好適當的情景氛圍,這種暗示,一般來說,對孩子都是相當有效的。
綜上所述,暗示對孩子起著重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從側麵去影響孩子,從而避免了讓單純的鼓勵和表揚使孩子產生對自己不真實的判斷。麵對不聽話的孩子,巧妙使用暗示教育法,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深度詮釋】
小貴早上起床後從不疊被,媽媽提醒過幾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媽媽告訴小貴,今天遇到樓下的媽媽說小剛真乖,每天總是自己把被褥打理得整整齊齊。小貴聽後表麵上不以為然,但漸漸地學會了自己動手疊被。
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當要表揚或批評時,采取一種迂回的方法,用講故事、打比喻、作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妙地“點”出來,讓孩子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4.動作暗示
周末,晚上9點多了,羅強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卻站起來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鋪開,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孩子,羅強馬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麵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並書寫一兩個字,讓孩子接受這些暗號,他就會學著做出反應。小孩子需要大人的愛和注意,特別是父母常常口頭上讚許他的好行為,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點點滴滴表達了對他的感情和鼓勵,從而建立起他的自信。
5.榜樣暗示
點點跟媽媽逛商場,看到玩具熊就想要。但家裏已經有好幾個了,媽媽不想買。點點就抱著媽媽的腿,蹲在地上哭。媽媽指著旁邊一個跟點點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說:“你看那個小妹妹,多乖啊!多聽話啊!”點點一看旁邊的小姑娘真的很乖,也就不再哭鬧了。
一個小朋友哭,許多小朋友會隨同一起哭起來。這時用暗示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哭聲停止。老師隻需對不哭的孩子表示出讚賞,孩子就會向不哭的孩子學習而停止哭鬧。
6.情境暗示
當爸爸在寫作時,金金跑到爸爸桌前又叫又跳,媽媽怎麼厲聲製止效果也不好。後來有人教了媽媽一個方法,就是每當金金再鬧的時候,媽媽就躡手躡腳進屋,小聲對金金說咱們到外麵玩。金金就馬上跟著媽媽出來了。
情景暗示主要建立在一種氛圍的基礎上,父母隻要把握好適當的情景氛圍,這種暗示,一般來說,對孩子都是相當有效的。
綜上所述,暗示對孩子起著重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從側麵去影響孩子,從而避免了讓單純的鼓勵和表揚使孩子產生對自己不真實的判斷。麵對不聽話的孩子,巧妙使用暗示教育法,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深度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