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書中,王莽再三強調自己德行淺薄,女兒資質愚鈍,不適合參加選舉,立為皇後。太後王政君也覺得這樣篩選皇後,有徇私之嫌,就批準了王莽的報告,宣布王家的女子不參加皇後的選舉。
王莽和太後有心謙讓,但朝野上下不答應了。人的逆反心理就是這麼微妙,你越是想得到,他越不想讓你達到目的;你越是想推脫,他就非要塞給你不可。人們再次鼓噪起來,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官吏、儒生和平民百姓到皇宮大門口請願,要求立王莽的女兒為皇後;三公九卿等高官們自然也不甘落後,或者在朝堂上慷慨陳詞,或者到負責篩選皇後的衙門口下跪請願,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
人們紛紛說:“太後和安漢公胸懷坦蕩、公而忘私,精神可嘉。但安漢公的德行和功勳有目共睹,在選舉皇後的時候為什麼偏偏將他的女兒排除在外呢?如果安漢公的女兒不當皇後,天下人何以安身立命?我們強烈要求讓安漢公的女兒參加皇後的選舉!”
人們的這種熱情一方麵讓王莽非常感動,他從中看出了人們對自己的信賴和期望;另一方麵也讓王莽哭笑不得,自己可是真心請願地不想當這個國丈啊!就算自己再苦心孤詣地想要榮華富貴,也不會拿女兒的終身幸福開玩笑啊!
他把自己的下屬派出去,有針對性地做那些高官和知識分子(儒生)們的工作,希望他們別給自己添亂了。但收效甚微,不這麼做還好,一這麼做,人們鬧得更來勁了。強大的民意迫使太後王政君收回了成命,允許王家的女子參與皇後的選舉。
王莽還是不甘心自己的女兒就這麼被拖進火坑裏,親自出麵做工作。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希望在候選的女子中公平地選舉皇後,別偏袒自己的女兒。但人們根本不理睬他的話,鐵了心要把他的女兒推上皇後的寶座。麵對此情此景,或許王莽會暗暗地哀求:“你們就饒了我吧!”
命運無情的捉弄
按照規定的程序,太後王政君派尚書令平晏等人到王莽家裏“納采見女”,也就是見見王莽的女兒,問個生辰八字什麼的。這些評委們趕到王莽的府上,見到了王莽的女兒。
十二歲的女孩子還沒有見識過這麼大的場麵,害怕得直往母親的身後躲。幾個評委心知肚明,這見麵不過是一個不得不走的過場而已。王莽的女兒是未來皇後的不二人選,現在已經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開秘密了。
王莽用責備的口吻說:“怎麼如此失禮?還不向各位大人行禮!”但他的語氣非常和藹,對於視如掌上明珠的愛女,王莽無論如何也嚴厲不起來。
平晏是王莽執政團隊的一員,負責軍政機要事務。他笑著說:“安漢公不必在意,大家都是同僚,何必這麼見外呢?我看令愛單純可愛,透著一股子靈氣,實在是討人喜歡,相信太後和陛下都會滿意的。”
在上書中,王莽再三強調自己德行淺薄,女兒資質愚鈍,不適合參加選舉,立為皇後。太後王政君也覺得這樣篩選皇後,有徇私之嫌,就批準了王莽的報告,宣布王家的女子不參加皇後的選舉。
王莽和太後有心謙讓,但朝野上下不答應了。人的逆反心理就是這麼微妙,你越是想得到,他越不想讓你達到目的;你越是想推脫,他就非要塞給你不可。人們再次鼓噪起來,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官吏、儒生和平民百姓到皇宮大門口請願,要求立王莽的女兒為皇後;三公九卿等高官們自然也不甘落後,或者在朝堂上慷慨陳詞,或者到負責篩選皇後的衙門口下跪請願,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
人們紛紛說:“太後和安漢公胸懷坦蕩、公而忘私,精神可嘉。但安漢公的德行和功勳有目共睹,在選舉皇後的時候為什麼偏偏將他的女兒排除在外呢?如果安漢公的女兒不當皇後,天下人何以安身立命?我們強烈要求讓安漢公的女兒參加皇後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