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各種機構遠沒有後世查的嚴,任誰也不會特意查證秀春是不是在蘭州上的學,既然陳秋娟在老工業區小學教書,借工作關係給秀春謀點福利也沒什麼。
“小屯誌,那們幹灑去?!”保衛科的王師傅伸腦袋出來喊。
陳學功禮貌對王師傅道,“帶妹妹出去轉轉。”
“那們浪街去呐!”作為老蘭州人,王師傅對哪裏吃喝玩很有經驗,熱心給兩個孩指路道,“去朱家廟、隍廟或東城壕,遠一點去金城關,黃家園的小吃攤並入紫陽樓,改成景陽樓,換湯不換料,味道攢勁!”
連連應聲,陳學功如同老馬一般,領著秀春在老蘭州城轉悠,早飯還沒吃,那就先去吃早飯!
陳學功可不會立馬就領秀春去王師傅口中的景陽樓見識,統銷統購的時代,不用說,景陽樓裏但凡能吃的東西,指定死貴死貴,還是國營飯店作為便宜首選。
就近進了一家國營飯店,出於好奇,秀春要跟著陳學功去窗口買飯,陳學功也不放心把她一個人丟在大堂,就讓秀春排在他前麵。
好容易排到他們,秀春站在窗口前,努力踮起腳,發現還是看不見窗口裏的東西,有點沮喪。
陳學功忍著笑,一把掐住秀春咯吱窩,從後麵將她舉起,這下窗口裏的東西清晰可見。
打飯師傅是個胖乎乎的男人,笑容和善,瞧見排隊買飯的是個女娃,帶著西北男人的爽氣,朗聲介紹道,“蒸食有米黃饃、棗兒甜饃、麻腐包,炸食有糖油糕、油餅、油條、饊子,煮食有臊子麵、燴麵片、刀削麵,烙製的有油鍋盔和千層餅,其他還有釀皮、羊肉泡饃、涼粉、鹽酥餅……”
透過打飯窗口,裏麵是一長排水泥台,上麵擺放的全是各色吃食,即便大部分是粗糧製品,從手藝好的大廚手中出來,也變成了難得美味。
秀春被迷住了眼,看這個也想吃,看那個也想吃……
為防身後排隊的人有意見,陳學功火速要了一份臊子麵,一盤饊子,兩個棗兒甜饃,還有兩個麻腐包,成功避開了昨日宋建軍點過的所有吃食。
讓秀春搭把手,兩人一趟就把所有吃食送上了桌,照例是一大半進了秀春的肚皮,陳學功跟著掃尾。
花了不到五毛錢吃得打飽嗝,從國營飯店出來,兩人沿盤旋路朝東走,沿路經過一家店鋪,秀春走不動路了,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一屜屜蒸好的糕團擺在裏麵,有白色、紅色、黃色、橙色……形狀囊括橢圓、方形、元寶、圓球……
這是一家支援大西北建設的上海師傅開的糕團店,櫥窗裏的擺設很誘人,但買的人很少,但凡有許可證的個體經營戶,賣的東西都死貴,是國營飯店或國營百貨裏十倍以上的價錢。
一屜糕點在國營飯店可能要五兩糧票,賣一毛錢。
這裏不收糧票,一屜一塊五毛錢。
“想吃?”
秀春盯著櫥窗,頭也不扭,小雞啄米般點頭,她還不知道什麼國營私營,什麼價錢十倍,還當是他們早上在國營飯店裏吃飯,要了那麼多,五毛錢都沒花出去。
早上宋建軍給陳學功五十塊錢時,是這麼跟他說的,“春兒這孩子可憐,難得出來一趟,她想吃啥你就給她買啥,玩得穿得用得都給她買,錢不夠再管我要。”
有宋建軍這句話在,陳學功要了兩屜糕團,花了三塊錢。
秀春先吃了一個,小臉神采奕奕,還不忘遞給陳學功一個。
陳學功忙著付錢,沒有手,彎腰張嘴從秀春手裏把糕團叼到嘴裏,三兩口吃下,搖了搖頭,“小春兒,等你去上海,我帶你吃更正宗的糕團。”
言下之意這裏不那麼正宗了。
糕團師傅目露凶光,飆出一連串雜含西北口音的上海話,把這兩人給噴了出去。
西關十字的張掖路段上,不起眼的小巷子裏擺著舊的書攤,一拉溜全是,在這裏,秀春徹底化身成好奇寶寶,看到啥新奇的東西都要駐足。
“苗苗哥,是小人書!我在火車上看過!”秀春順手拿了本《三國演義》在手裏,津津有味的翻看。
擺攤的大爺提醒,“屯誌,一分錢看一本!”
陳學功從口袋裏摸出一分幣,堵住大爺的嘴。
臭小孩才上一年級,陳學功不相信她能看懂裏麵的字。
“我看圖畫!”秀春笑眯眯道。
很好,理由很充足。
一分錢看一本,兩分錢可以買一本,眼看日頭升上來了,陳學功可沒這麼多耐心陪臭小孩耗,讓秀春選幾本,買了拿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