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就完全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到那時,他一定會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煥然一新,似乎變成了一個新人一般。
樂於接受——哲學家威廉·詹姆斯關於克服任何危機的第一步
莎拉可說是最懂得如何去應對那些不可避免的危機的女人了。
50年來,她一直是四大劇院裏獨一無二的皇後——全世界觀眾最喜愛的一位女演員。後來,她在71歲那年破產了——所有的錢都損失了——而且她的醫生、巴黎的波茲教授告知她必須把腿鋸掉。事情是這樣的:
她在橫渡大西洋的時候碰到了暴風雨,摔倒在甲板上,她的腿傷得很重,還染上了靜脈炎,醫生診斷她的腿一定要鋸掉。
這位醫生有點怕把這個消息告訴莎拉,他相信,這個可怕的消息一定會使莎拉大為惱火。可是他錯了,莎拉看了他一陣子,然後很平靜地說:“如果非這樣不可的話,那就隻好這樣了。”
當她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她的兒子站在一邊傷心而哭。她朝他揮了揮手,高高興興地說:“不要走開,我馬上就回來。”
在去手術室的路上,她一直背誦著她演過的一出戲裏的一句話。
有人問她這麼做是不是為了提起自己的精神,她說:“不,是要讓醫生和護士們高興,他們受的壓力可大得很呢。”
當手術完成、恢複健康之後,莎拉還繼續環遊世界,使她的觀眾又為她瘋迷了7年。
生活就是這樣,在一個人沒有準備的時候,危機就降臨在他的身上了,這時他必須坦然地接受,然後才能從容地應對。
人生多變、世事難料,突如其來的危機確實能給人以沉重的打擊,但麵對它們時,如果能做到坦然麵對、從容接納,便能把傷害化減到最小。
有一次,拿破侖·希爾碰到一個在紐約市中心一家辦公大樓裏開貨梯的人。拿破侖·希爾注意到他的左手齊腕砍斷了。拿破侖·希爾問他少了那隻手會不會覺得難過,他說:“噢,不會,我根本就不會想到它。隻有在要穿針的時候,才會想起這件事情來。”
許多時候,在不得不如此的情況下,人們差不多都能很快接受任何一種危機,或者使自己適應,或者整個忘了它。
在漫長的歲月中,每個人都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危機,它們既是這樣,就不可能是他樣。你也可以有所選擇。你可以用憂慮來毀了你的生活,甚至最後可能會弄得精神崩潰,你也可以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並且適應它。
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道:要樂於接受必然發生的情況,接受所發生的事實,是克服任何危機的第一步。
關鍵點——如何更接近成功的巔峰
無知的人並不是沒有學問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當一個有學問的人信賴書本、知識和權威,借著它們而了解自己,那麼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認識而來,而自我認識乃是一個人明白他自己的整個心理過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自我了解,因為整個生活是彙聚於我們每個人的身心的最高“機密”。
目前我們所謂的教育,隻是由書本聚集見聞、知識,這是任何懂得閱讀的人都辦得到的。這種教育提供了一條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樣,它無可避免地製造出有增無減的苦難。衝突和混亂是由於我們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間差錯的關係而產生,除非我們了解此項關係而改變它,否則,知識的學習和堆砌,各種技能的獲取,都隻會將我們導向更深的混亂和毀滅。
我們將子女送入學校,學習一些技能,並希望借此來帶動整個家庭的長久繁榮,至少在家長們年老的時候有養老保險,有穩定的照顧。我們對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將他塑造成一個能在一個領域中出類拔萃之人,希望給予他一個安全的經濟地位。物質的獲得有時候並不難,然而,技術的訓練能使我們了解自己嗎?
雖然,懂得念書寫字、學習土木工程或其他某種職業,是必需的,然而技術能給予我們了解生活的能力嗎?技術,無疑是次要的;如果技術是我們惟一奮力以求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摒棄了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了。
生活,是痛苦、喜悅、美、醜、愛等多種感受的綜合,一旦我們將它整體地加以了解,那麼這項了解在各方麵都會創出它應有的技術。不過,相反的說法就不是真的了:技術永遠無法產生創造性的了解。
如果過分強調技術,我們便毀滅了人。磨煉技能和效率,然而對生活卻不了解,對思想、欲望的行蹤不能領悟,隻會使我們變得日益殘暴無情,以至於觸發戰爭,危害了我們肉體上的安全。由於我們的教育過重於單單培養技術,已經製造出許多科學家、數學家、造橋工程師、征服太空的人,但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體過程嗎?一個專家能把生活本身完整地體驗感受表達出來嗎?或者他真的體驗到生活了嗎?有時候,當他不是專家時,反而更能直指生活的本質。
一顆能夠給予人輝煌一生的企圖心,首先應當是一顆敏感的善良的熱情的心,讓我們對周圍的一切保持孩童一樣旺盛的好奇心。我們應當渴望了解新奇的事物,渴望探索未知的領域。隻有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我們才能不斷地、孜孜以求地、樂此不疲地提升自己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改善自我,從而更接近成功的巔峰。
選擇職業——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工作名言
據調查,有將近一半的人正是因為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職業,才徹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對很多人來說,發現自己擅長做什麼事,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他們寧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其實,不必看輕自己,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隻會羨慕別人,或者模仿別人做的事,很少有人去認清自己的專長,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後鎖定目標,全力以赴,所以大多數人不能夠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