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鬆齡在《聊齋誌異》卷五中盛讚“五禽戲”的效用:“世傳養生術,汗牛如棟,行而效者誰也,惟華佗五禽圖差為不妄。”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五禽戲”不僅使人體的肌肉和關節得以舒展,而且有益於提高肺與心髒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
據史籍記載,由於華佗堅持這種鍛煉,相貌猶如童年。後來,華佗的弟子吳普、樊阿等人用這種方法鍛煉身體,到了90多歲,還是耳聰目明,牙齒堅固。
北宋時,醫學家創編了“八段錦”、“十二段錦”,到了明代又出現了“易筋經”。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健身祛病的體操,大部分是徒手體操和技巧動作。這些醫療體育方法的特點是強調“意”的鍛煉,要求“意氣合一”、“意體相隨”,也就是意識和呼吸、體操相結合,有時還與按摩相結合,因此,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豐富多彩,形成我國獨特的風格和體係。
明代末期,拳術吸收了“五禽戲”的精華,發明了“五拳”,包括了龍、虎、豹、蛇、鶴五種特征性的動作。直到如今,武術中的許多姿勢命名,還可以看出“五禽戲”的痕跡,如白鶴亮翅,白猿獻果,野熊蹭背,猛虎出洞等。
清代是“導引”運動的鼎盛時期,受到了醫學家們的普遍重視。在他們的醫學著作中列有專門章節來進行論述。如沈金鏊在《雜病源流犀燭》之卷首,即列有“運動規法”。在每種疾病之後,皆載有“導引”運動之法。清康熙年間,官方編撰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中,對許多疾病都列出了“導引”之法。對癱瘓病人,使用針灸與“導引”,效果堪佳,稱“遠年近日癱瘓之證,無不應驗”。
經絡以通為補,以通為用。自古以來,人們在日常生活和醫療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發明了各種醫療保健的方法,除了中醫中藥之外,還發明了不用藥物的外用方法,如針灸、按摩、拔罐、刮痧、沐浴、氣功、體操、武術等,都有醫療保健作用。盡管方法眾多,治療的途徑也各不相同,實際上這些方法的最終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活躍全身經絡,暢通全身氣血,古人曰:經絡活躍,氣血暢通,則何病之有?法雖有異,卻有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之妙也!經絡鍛煉其實無所不在,洗臉洗腳、梳頭沐浴、舉手投足,都是無意識地在進行經絡鍛煉。
無論用冷水或熱水洗臉,都會刺激到所有通到臉部經絡,而“百脈皆上於頭”,所以可以說,洗臉能促進麵部神經血管氣血的暢通,而且激發了全身的經絡。如果不僅認真洗,還多加揉搓,則不僅可以消除頭昏腦漲、眼睛發酸,還能使麵部容光煥發,消除黑眼圈而有美容作用呢。
如果說洗臉是一種經絡鍛煉,那麼洗腳就更是保健養生的“法寶”了。民間流傳的洗腳諺語:“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腳為人體之根,是“第二心髒”。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反射區。雙腳上有6條經脈循行,分布有66個穴位。單純熱水泡腳,能促進經絡運行,血液旺盛,能解除疲勞,防治下肢酸痛。如果配以藥物泡腳,治療範圍就會擴大。如果在腳底或腳背施以按摩,則全身許多疾病,如高血壓、腎結石、某些婦科病、男子性功能衰退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蒲鬆齡在《聊齋誌異》卷五中盛讚“五禽戲”的效用:“世傳養生術,汗牛如棟,行而效者誰也,惟華佗五禽圖差為不妄。”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五禽戲”不僅使人體的肌肉和關節得以舒展,而且有益於提高肺與心髒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
據史籍記載,由於華佗堅持這種鍛煉,相貌猶如童年。後來,華佗的弟子吳普、樊阿等人用這種方法鍛煉身體,到了90多歲,還是耳聰目明,牙齒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