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口腔頜麵外科學的學科特點與臨床內容(1 / 1)

學習目標

1.掌握口腔頜麵外科學的定義與口腔頜麵外科學的學習方法。

2.熟悉口腔頜麵外科學的學科特點。

3.了解口腔頜麵外科學的臨床內容。

口腔頜麵外科學是一門以外科治療為主,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頰、舌、齶、咽等)、麵部軟組織(神經、血管、皮膚、肌肉等)、頜麵諸骨(上頜骨、下頜骨、顴骨等)、顳下頜關節、唾液腺(涎腺)以及頸部某些疾病防治為主要任務的學科,為口腔醫學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和國家口腔醫師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

口腔頜麵外科學既是口腔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臨床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口腔醫學和臨床醫學兩個一級學科的交叉學科,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麵,口腔頜麵外科學與口腔內科學、口腔修複學、口腔正畸學等專業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口腔頜麵部感染性疾病絕大多數與齲齒、牙周病有關;牙拔除後往往需要修複治療;某些頜骨畸形病例手術前後常配合正畸治療等。另一方麵,口腔頜麵外科學又與外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麻醉學、內科學、兒科學等臨床醫學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拔牙術後出血,除局部因素外,還可能因全身出血性疾病所引起;某些口腔黏膜病,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頜麵部損傷可引起休克、合並顱腦損傷等。

口腔頜麵外科學的臨床內容包括:口腔頜麵外科麻醉與鎮痛、牙及牙槽外科、種植外科、口腔頜麵部感染、口腔頜麵部損傷、口腔頜麵部腫瘤、唾液腺疾病、顳下頜關節疾病、頜麵部神經疾病、頜麵部整形外科(包括先天性畸形、後天性缺損以及正頜外科、顱頜麵外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