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什麼事兒啊?

30. 話能臣良將幾人可堪我謀 4

好吧,或許有人會認為我太沒見識,太大驚小怪、小題大做了;又人會說,以上的事情根本就不算神馬,還木有唐明皇搞他兒媳婦來得勁爆哩。

那麼,我想問下各位親啊,在衛子夫得寵後,劉徹同學居然命令長期與衛子夫姐姐勾搭鬼混的那誰誰誰,休了原配發妻,娶情婦衛子夫之姐為正室1,這,又是要鬧哪樣?!

封建儒生不是有句經典語錄,叫做——糟糠之妻不下堂麼?

你劉徹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怎的還可以做出這等嚴重違反儒術的暴力執法事件啊?

居然強迫人家休了糟糠,娶小三……

我去~~,這也是夠了,好嗎?!

這……還真是一個令明清古人、甚至現代人都感到風中淩亂的時代呐!

人家這個封建時代,比之幾千年後的現代還要開放得多得多的多,有木有?!難道,這裏不是以儒家思想為正統主導思想的封建社會咩?

竟然會這麼的……呃,怎麼說呢?

‘以人為本’?!

當然不是啦!

那麼,又怎麼會出現上述種種令後人費解到咋舌的情況的呢?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

有些後世確立的,被後人視為為人處世準則的儒家思想行為道德準則,在現如今的大漢朝還未曾完全建立呐。

即使是在董仲舒改革後的儒家學說之中,也未曾明確提出或者確立出來。

比如,糟糠之妻不下堂;又比如,要保障原配正妻的地位,即寵妾滅妻,會為世人詬病不容之說。

再如,庶子皆為嫡母之子,其榮辱皆隻與嫡母相關,生育他們的妾室不得享有他們所有之榮光。妾室終其一生,都隻不過是伺候主人和主母的半個奴仆等等諸如此類的封建社會道德價值觀。

阿嬌不是什麼封建主義衛道士,也不想去管其他儒家道德準則在這個大漢朝中的確立與否。

但是,那些事關保障原配嫡妻利益的儒家思想,她是怎麼著都要想方設法讓董仲舒在將來改革儒家學說之時,明確確立下來的!

唔,還要將這些言論廣為流傳,讓世人深信不疑、引為大家的人生道德準則才行!

讓輿論導向傾向於原配嫡妻,讓社會保障正妻利益,這可是大大地於自己這個今上元後有利的呐!

當然,這一切,還有待於自己與董仲舒結交之後,再徐徐圖之。

最後,阿嬌為什麼要寫上主父偃的名字呢?

唔,要知道,曆史上的這貨,可是靠著衛青的舉薦,才得以見到漢武帝劉徹的天顏的呐。

此人更是於衛子夫為後一事上出過大力的。以此為契機,他才終是得了劉徹的重用。

有人要說了,這人分明就是緊抱衛家眾人大腿的,是站在衛子夫那一邊的呐!親,這樣的人,你也敢用?

嗬嗬~~,曆史上的主父偃或許真就是衛家那一派的吧?

可是,那又如何?

要知道,這世上,從就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於政客而言,尤其如此!

隻要我能給得起他主父偃,比之衛子夫姐弟所能給予他的更加優渥的利益,還怕他主父偃不動心麼?

或許有人要問:

阿嬌啊,這種獻媚於敵人的人,你用起來就不會覺得膈應麼?

唔,本人表示,以前的阿嬌本尊麵對此人或許會感到膈應,也許會恨不得把這貨給一起整死咯;但是,在現代見慣了政治博弈的自己卻不會。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用永恒的利益,這句話,就是每一位政客的心聲!

主父偃會在初來長安之時投靠衛青,以求得見天顏;會在衛子夫受盡榮寵之時,推波助瀾,請立其為皇後,這一切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不過都是出於一個政客趨利避害的本能罷了。

在無有旁的有利勢力向其拋去橄欖枝的情況下,他自己抱緊皇帝寵妃和寵臣的大腿行事是很有必要的!

是個人想要往上爬都會這麼做。

我在想啊:

那麼,若是現下裏,趁著主父偃他還尚無人可靠之時,由我這個皇後娘娘先行向他拋去一根橄欖枝,在我不曾失勢的情況下,他會不會抱緊自己的大腿不放呢?

嗬嗬,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主父偃當然會抱緊自己這位皇後娘娘的大腿不放咯!

隻要他上了自己的船,就不太會再有可能為衛家所用了。

畢竟,在這個最是講究忠義的年代,背信棄義,買主投敵什麼的,是最最為世人輕視唾棄的。

退一萬步來說,他主父偃最後若是真的投靠了衛家,與我也實在沒有多大的損失。

畢竟,此人的下場可是不好得緊呐,能用他一時、便是一時吧!

唔,等等~~,等等~~,還有韓安國呐,自己怎麼把此人給忘咯?

此人決計屬於那種有才華、也可為我用之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