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老太太麵前討了個沒趣,久而久之,亦無人再提此事。
以己度人,在竇太皇太後看來,這麼多年來,一定亦有不少人在劉徹和王氏那兒私底下提起過這個王氏與前夫所出的、身份尷尬的女兒。到得如今,之所以還是任由這個女兒在民間自生自滅,可見她的孫兒和兒媳還算知事,想來今日韓嫣這般直白的向自家孫兒說起此女,徹兒定也是會妥善處理的,有甚可擔心的?!
可是,當聽說皇帝囔囔著要去見他的那個大姐,並乘著自己豪華拉風的禦駕,一路浩浩蕩蕩、前呼後擁著出宮的消息,太皇太後不禁抽了抽嘴角:
這個孫兒又是抽了哪門子風?!他這麼大陣仗一擺弄,不就把她娘當年的那點子醜事兒放到明麵之上鬧將開來了麼?
沒腦子!
這種事情遮著掩著還嫌不夠哩,他還這般大大咧咧地囔囔開來了……一個女人什麼最重要?自然是名節呐!他這樣做,讓王氏這個當娘的臉往哪裏擺?!何況,王氏現如今還是母儀天下的堂堂皇太後,這事兒如此宣揚開來,王氏還如何可堪為天下婦人之榜樣?!
不過麼,這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兒!想起前些日子,下人私底下稟報的美人田氏譏諷竇氏美人、還連帶著暗諷了竇氏一門的事兒,竇太皇太後不由眼神一厲:
怎麼?!見得哀家如今身體每況愈下,王氏一門竟也是按捺不住,日益囂張起來了麼?哼,被她的這個蠢兒子這麼一鬧,滅滅她的威風也是甚好呐!
她倒要看看,一個世人皆知的失德敗性、拋夫棄女的二嫁之人,如何能做得一個母儀天下、受世人敬仰的皇太後娘娘!
114.喜怒兩重天 2
所以,得知劉徹出宮尋姐消息的老太太,當時隻是略微怔了怔,便對來報的宮人擺擺手道:“知道了,陛下素來友愛親人,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個姐姐,想親自去見見,也是有的,不必在意!”
然後,當宮人來稟,說自己那個好孫兒竟是把那個身份不尷不尬的同母異父姐姐一股腦兒地接進了皇宮,正用著宵夜的太皇太後,不由蹙了蹙眉:
她這個孫兒究竟是在搞些什麼東西呀?他到底知不知道那個他母後與前夫所出之女的存在,對於他那個母後以及他自己這個現任皇帝來說,皆是件很丟臉的醜事兒啊?!他這是生怕世人不知道這件有失他這個皇帝陛下以及他那個母後顏麵的醜事麼?!
再待宮人來稟,說她那個好兒媳在見了那個與前夫所出的孽種後,居然連夜急急遣人一一宣召平陽、南宮、隆慮三位自己所出的公主入宮,說是要什麼勞什子一家團聚,甚至放出話來,竟是要讓平陽、南宮、隆慮三位公主來拜見她們這位親大姐。聞言,一向自認自己涵養一流、已有許多年不曾動過怒的竇太皇太後她老人家終於徹底的怒了:
她的那個好孫兒犯抽,將那麼個孽種帶回宮中也便罷了。低調處理一下,哀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沒事兒發生也不是不可!畢竟,孫兒還年輕,性子還不夠成穩,辦起事來偶爾不甚妥當也是有的!
可是,她那個一向在她麵前表現得賢惠知禮、柔順婉約的兒媳婦這又是要鬧哪樣?!
怎麼說這女兒也是從你肚子裏掉下來的肉,你掛念她,私底下見見亦未嚐不可,老太太我也不是那不近人情的主兒,這點子事情還是能通融的!
可是,你自己見了就見了吧,是不是應該趕緊將人送出宮去,遠遠地安頓了才好呢?以後,你若是實在想念了,再行安排私底見麵便是了,老太太我也不會不允。
沒想到,她這兒媳婦可真夠好樣兒的,哼哼!竟然立馬就遣人連夜宣召了一眾她自己所出的公主入宮來,還要來個什麼一家團聚。
嘖嘖,天家骨肉和一個鄉野農夫的女兒能是一家人嗎?這認親的事兒要是被傳揚出去,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會成為老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笑柄的。王氏她為了自己那點子私欲,竟要致我大漢皇室的臉麵於不顧了麼?!
還有,她還竟敢口出狂言,要叫堂堂大漢公主、皇家的正經血脈,去拜見一個不知從哪兒來冒出來的卑賤農婦?!嘖嘖,虧王氏她想得出來、說得出口,也不怕閃了她自己的舌頭、折了那個她與前夫所出的女兒的壽去!
自己近來不過因著身體不好,又想著皇帝日漸年長,遂開始放手讓皇帝自己處理一下日常朝政,亦放逐了後宮的權利,讓阿嬌她們婆媳倆凡事自己掂量著辦,不必事事皆來詢問於她。哪曾想,這母子倆才一將將接觸到權利,竟就一朝得誌、肆意妄為起來了!這還了得?真當老太太我是死的麼?
想到這裏,竇太皇太後心中的小火苗就‘噌噌噌’地往上拱:
“來人!速速宣王氏和皇帝帶著那個姓金的農婦到長樂宮來見哀家!不得有誤!”
一刻鍾後
長樂宮內
竇太皇太後兀自安坐於正位上首,斜睨著下首處的劉徹、王氏和……那個劉徹帶進宮來的那個王氏與前夫所生的女兒。
見老太太睃了一眼獨自瑟縮在一旁的大姐,劉徹對竇太皇太後咧嘴一笑,道:“皇祖母,容孫兒給您引薦一下,這位是孫兒自小流落在外的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