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究所說的事,沈七七昨天晚上看奏章的時候也記得。她收斂了一點嚴肅的威嚴,改為溫和的對呂究說話。
“呂大人所說的是本宮都知道了,本宮也想到了辦法,呂大人先試行,如果可行的話就照此辦理。本宮看了你所說的十五個郡的地圖,那裏背靠高山,山上都有積雪,其實可以用竹節打通連起竹筒作為導管,使用寶高山上的雪水引流下來澆灌農田,這樣就可以解決幹旱的問題。至於百姓所說的收成,不妨讓當地的郡守和百姓簽訂一份文書,上麵寫明按照百姓的收成多少來定下他們要交的糧食,如果多交糧食的話就可以免除相應的稅收,如果實在是收成不理想的話,也可以減免稅收。不過如果糧食收成不好又稅收不能夠完成,那麼就把不能夠完成的稅收和糧食收成派到當地的郡守的頭上,讓那些郡守用他們的俸祿來交就成。”
沈七七的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嘩然了,想不到沈七七居然想出這樣的辦法。沈七七卻並不驚訝,她也知道這個辦法,一說出來很多人都會反對,不過他已經研究了很久,也在詢問了東方熾和,仔細地查看了青蘭國的地圖以後做出的決定。
沈七七深知所有的弊端其實都在那些郡守的頭上,那些郡守其實有辦法可以解決久旱無雨的,可他們就是不願意動手,一來是怕辛苦,二來是想著可以裝可憐博得朝廷派發糧食和減免稅收,做這個郡守就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勞動。
“娘娘,這個決定是否對那些郡守不公平,久旱無雨和稅收不夠也不是那些郡守造成的。”呂究想了想,覺得沈七七的辦法是否過於偏激,他對著沈七七作揖再細細的說道。沈七七聽他說話的口氣和喘氣的輕重,就知道他是一個慣於讀書的書生,手無縛雞之力。
“到底是不是那些郡守造成?在場的很多大臣大人心裏應該有數,如果不是在場的某些大人縱容這十五個郡守,也不至於連年糧食歉收和稅收欠奉。真正的原因本宮一定會追查出來,至於那些郡守他們要用自己的俸祿來填補這個空缺,本宮也絕對不會讓它們餓死,吃喝住行不會少,不過就是按照八平方的待遇。為官之道自然是為百姓著想,如果百姓都收成不行,沒有錢吃飯,他們怎麼能吃得下穿得好睡得著?”
沈七七其實以前就聽遲牧白說過,不過他不想幹涉遲牧白做事,所以一直都聽聽而已,如今輪到她攝政,她把遲牧白以前和他說過的話全部記起來了,也想到了解決的方法,而且它說得在情在理,在場的人雖然心中不忿可以說不出反駁的理由。而呂究聽到沈七七解決的方法,心中卻是喜憂參半,不過不便在朝上說明,隻能是領了沈七七的旨意就退回行列了。
“呂大人,本宮還有話要問你。”沈七七見到呂究退回去,她又把呂究叫了出來,呂究不明,所以又站了出來。
“如今已經是暮春了,青蘭國的耕種情況如何?百姓還是和以往一樣,都是種著同樣的莊稼嗎?之前皇上已經下麵把從西域買來的一些種子分給百姓嚐試種植可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