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三節求賢(一)(1 / 2)

孫河任荊州牧後,直接住進了原來劉表的府邸。隻是劉表這些個文人喜歡賞花弄月,府內打扮的確實姹紫嫣紅,但是對孫河這種武人來說還真不合適,於是孫河將院內一片地方的清了出來,把那些奇花異草全部賞給了魯肅、諸葛瑾、周瑜等人。將騰挪出來的地方,修建了演武場。孫河命淩操去廬江接家眷,而後招周瑜來商議荊州的事務。荊州九郡地域絲毫不比揚州小,要管理好這些地方都需要人才,孫河現在最缺的就是可用之人。三國演義中,荊州有數不盡的大賢,司馬徽,龐德公,龐統,諸葛亮,蔣琬,董允等等,這些牛人孫河都想一一招來,為我所用。但是,現在這些人在哪裏都不知道,更何況就算你知道了,他也未必願你為你出力,三國就是這麼個時代,君可以選擇臣,臣也可以選擇君。所以孫河一直在思索,怎樣才能將這些人招來。

周瑜到達司馬府時,魯肅跟諸葛瑾也同時到達了。這兩人是奉張紘之命前來處理政務的,在孫河占領襄陽時,張紘就知道荊州已經屬於江東了張紘年邁,無法長途跋涉,於是就提前派二人先來。孫河見到魯肅跟諸葛瑾,心裏非常高興,將眾人迎進府內。孫河開口道:“荊州我已經打下來了,下麵的就要看各位怎麼治理了。說實話論領兵打仗,我誰都不服,要是論地方治理,我還要向各位請教,今天大家有什麼建議盡管直言。”

“大哥,地方要治理好首先要用對人,我現在手裏的人手可是捉肘見襟呀”。周瑜道

“荊州就是出人才的地方,劉表任職期間,喜歡誇誇其談,許多大賢都沒得到重用,比如水鏡山莊司馬徽,又比如龐德公,這些名望與才能無與倫比的大牛人,在劉表眼裏隻是個書呆子而已。劉表無識人之明,所以一敗塗地。我倒是想請他們出來幫忙,可惜人家未必認可我,所以我才招大家過來,一起想辦法,將這些大賢請出來,為我們出力。”

“主公這一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襄陽宜城有一人,姓馬命良字季常,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鄉裏為他們編有諺語說:“馬家五常,白眉最良。”馬良眉中有白毛,故此人們這樣稱呼他。”魯肅道。

“馬良,此人是否有個弟弟叫馬謖。”孫河對馬良印象不深刻,但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事,孫河還是記得的。

“主公聽說過此人,馬謖確實是馬良的弟弟。”魯肅驚訝的看著孫河。

“哦,打襄陽時,聽一士兵說的。”孫河無法回答,隻好編了個謊言。

“主公,我對荊州這邊比較熟悉,我記起來幾個人給主公講一下。先是主公提起的龐德公,龐德公,字尚長。居住在峴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上,從來沒有進入過城府。平日在田裏耕作耕作,夫妻相敬如賓。休息時,正襟危坐,以彈琴、讀書作為自己的樂趣,神情嚴肅。龐德公與隱居襄陽一帶的名土極為友善,親密無間,過往頗多。此人淡泊名利,無意於功名。不過他的從子龐統龐士元曾跟我一起在水鏡山莊求學,此人相貌秉異,才華橫溢,有經天緯地之才,被龐德公稱為“鳳雛”,而我那弟弟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龐德公曾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如今主公要興大業,此人倒是可以招攬。而我弟弟心高氣傲,非是他選上的明主,無人可以說服他出山,就算是我也不能。”

“哦,那我倒要試試。隻靠我們幾個,恐怕也招不來多少人,這樣吧,不如我們發求賢令,要各個地方推薦人才。唯才是舉,不計品行。大戰過後,許多地方混亂的很,需盡快安定下來,以求發展,各位認為如何?”孫河道。

“此舉甚好,我們這就著手去辦。”魯肅道。

“還有,仲謀已經為揚州牧,不再適合擔任丹陽郡守,諸位有無合適的人選?”孫河問道。

“程老將軍年事已高,而且在軍中頗有威望,對孫家忠心耿耿,我看不如就讓程老將軍來擔任吧。”周瑜道。

“你是說程普嗎?此人卻也合適,行就這樣吧。求賢的事就交給子敬與子瑜了,你們先去處理事務吧。”孫河向二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