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拜金娘子:嫡女玲瓏(全本)_分節閱讀_355(1 / 3)

到燕州何家接送李利。央金與奧路斯天天見麵說話,漸漸了解更深。

央金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生活穩定規律,有著榮耀的事業和好友的安撫關心,最重要的是徹底擁有了兩個兒子,心情舒暢,常食靈物,胃口好轉,精神麵貌比剛到燕州強多了。

吐蕃國王得知央金的遭遇,絲毫沒有責怪,也未質問為何把銀錢捐給平唐而不是吐蕃。

吐蕃國王親筆寫信,說央金十年前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他提出正確寶貴的建議,使得他及時跟突厥國斷絕,未遭到平唐帝國忌恨,立下很大的功勞,是吐蕃的大功臣,如今吐蕃跟平唐的關係已非聯姻能改變,隻要吐蕃堅持歲貢,不減少數量,五十年之內平唐對吐蕃不會有吞並之心。

吐蕃國王給央金送了六名王宮武功高強的宮女、三箱珠寶,讓她保重身體,好生在燕州將兩個小表弟撫養長大,不要多想。

央金感激可想而知。謝玲瓏、和泉無意中得知此事,對吐蕃國王的做法稱讚,寫信歡迎他來訪燕州,派人將吐蕃太子格烈從長安學府接到燕州學府讀書,方便央金管教格烈,還給國王送去五千斤靈白菜種子。

吐蕃國王未料到對於央金的關懷,竟是收獲了鎮東王夫妻的友誼。

次年國王以私人身份來到燕州,見了兒子格烈與央金母子,在鎮東王府住了三天,去河北道六州觀摩,跟河北道簽訂了商品、農作物交換買賣免稅的契約。河北道的農作物、商品銷出了帝國,吐蕃也用比往年少兩成的銀錢買到了春冬季所需大量的糧食物資,這是雙贏的大好事。李自原得知此事,篤定這是謝玲瓏的主意,和泉那個臭小子才不會這麼睿智,這回他是低估了和泉的魄力與智慧。這些都是後話。

且說進入七月,燕州的天氣漸變涼爽,瓜果飄香,玉米、紅薯、花生成熟,地裏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

和泉一家人在燕州定居十個月,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

白天,和泉夫妻事務繁多,顧不得管教三兄妹,讓他們到燕州何家玩耍、聽兩大學士講課。

夜晚,和泉夫妻處理完事務,帶著三兄妹進入空間,人間一夜變成空間的五十天。和泉傳授武功、書畫、醫藥、占卜術、史學,謝玲瓏傳授算術、物理、自然、經商。

謝玲瓏講物理、自然課,會做試驗,開動三兄妹的思考與動手能力。她會給三兄妹一些銀錢,模擬商場,讓她們學會賺銀錢。

有趣的是,謝玲瓏在教三兄妹時,和泉會在旁邊聽課,碰到不理解的事當場還會提問,求知欲很強。

謝玲瓏心裏佩服和泉多才多藝,和泉同樣佩服她才華橫溢。夫妻之間彼此傾慕,感慨一直極好,從未在三兄妹的教育方麵有過爭執。

他們夫妻齊心協力建設燕州,從去年十月起至今,不過九個月,已然模樣大變。

城府麵積整整擴大了五倍,已經超過了洛陽,變成僅次於長安的大城府。

青白寬厚巍峨堅實高大的新城牆令燕州的百姓心生自豪,令外地的遊客心生敬畏。

新建起的學府、軍舍靈樹成蔭,鳥語花香,比皇家園林還漂亮雅致。壯觀的白雲觀道教群體建築香火鼎盛。錯落有致的商業街、農貿市場人流如織。

龍神軍的家眷全部遷進了燕州城府新建的軍舍。白雲觀道教的兩萬餘名信徒攜著一家老小遷到燕州城內外。燕州城的人口暴增至二十三萬。

和泉、謝玲瓏在東西南北城建的農貿大市場全部開張,燕州方圓二百裏村子的農民給城府二十萬人口提供品種繁多、新鮮的蔬菜瓜果。

河北道官員、駐軍舀著比以前高出五倍的俸祿,無人貪墨,幹勁十足,將鎮王府傳達的指令貫徹執行到村。

醫館、學堂建成,第一批學生入學已學了一個月,其中村裏來的女學生竟占了兩成,出乎許多官員的意料。他們原以為村民思想迂腐,不讓女兒讀書。

謝玲瓏一家小住三天的裏正家的兩個小孫女,都被裏正送到學堂讀書。裏正是個有見識的老人,包食宿發銀錢還免費教讀書,這等的好事打著燈籠都難找,他期盼著小孫女識字會算帳,以後到燕州鍾表作坊、靈食作坊找個好活計,有個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