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太子之位危矣(1 / 2)

因此,對於李世民的後宮,長孫無憂自己不打算在留情,有些事情,並非是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會過去的。反而是你不解決,問題隻會堆積,然後愈演愈烈,這並非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反倒是,將問題擴大。

李世民的後宮中,凡是高分位的後妃,不是世家大族之女就是前朝皇室有關之人。

例如韋貴妃,京兆韋氏,城南韋杜,去天五尺。

楊妃是前朝皇室,而李世民後宮中,還有楊氏妃,出自弘農楊氏,賢妃以及陰妃,一個是西魏,北周,和隋朝三朝的軍貴世家,一個是隋朝司空之孫。

對於這些,長孫無憂以前沒有著手收拾,但是並不代表現在還會容忍。

但凡有子的,長孫無憂可都是記得,在李世民死後,都是隨子前往封地的。不是這國太妃,就是那國太妃,長孫無憂覺得,這真是不錯的安排了。

因此,該敲打的還是得敲打一番,起著震懾作用也好是好的,不要忘記,已經進了李家門,再搭扯娘家的事情還是少做。這樣至少還能留個好臉麵,不要平白無故的,就糟了皇帝厭煩。

至於武則天,本該在感業寺過一輩子的,卻偏偏遇見了一個沉不住氣的王皇後,長孫無憂都替王家感到惋惜。有個這麼不著調的王氏,真是辱沒了太原王氏地名聲,沒白的遭到了連累不說,還葬送了,王氏一族。

但凡是有些腦子的,沒有人願意將自己身後的家族,牽扯到皇家紛爭中。不是所有人都是願意趕著送死的,因此,長孫無憂覺得李世民的後妃都是聰慧之人,沒有人願意平白無故的就搭上自己的一條命。

長孫無憂覺得,既然是聰明人,那麼跟聰明人說話,隻是需要點到即止就好,有些事情說的太露骨了,反倒是失真了。

長孫無憂這般想著,也就不急著敲打了。那麼多後妃都是有子的人了,既然如此,自然是應當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兒子考慮,而不是隻是知道,自己身後還有個世家大族。

長孫無憂喜歡聰明人,因為與聰明人說話,並不覺得累人。隻是需要稍加提點即可,而無疑李世民是個高要求的皇帝,這不論是滕妾還是小妾,要容貌有容貌,要才情有才情。

更加重要的是,還識趣,知道李世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總是能夠投其所好。能夠做到,也真是實屬不易了,長孫無憂自己對於有些事情不想做的太過,讓大家平白的沒了臉麵,這麵上無光,誰都不會好看。

當李恪被太醫診治時,就有人通知楊妃了。而當楊妃達到時,正是李恪的王妃楊媛在守著李恪,太子李承乾也是走了一會兒了。李承乾倒是想留下來,但是,長孫無憂是真的動怒了,李承乾是知道的,因此,李承乾對於長孫無憂的話,也是不敢不聽從的。

況且,自己被李恪所救,自己也是承了李恪的情,這也是件麻煩事,可大可小。大了可以是李恪救駕有功,小就是兄弟之情。在這個時間段,這件事真是棘手。

“母妃,你怎麼來了?”楊媛突然間看見走進來的楊妃,愣住了。要說楊媛,其實是出自弘農楊氏,跟楊妃算不上有關係,但是楊堅文帝出自弘農的楊氏,雖然是遠親了。

但是根在哪裏,是沒有辦法的。而楊媛呢,因為當初是在隋朝時,弘農楊氏是與皇室有姻親的,因此,這關係也就親近起來了。不過,也就直是在楊堅在世時,是被看重的。

到了後來,隋煬帝楊廣是防著世家大族的。因此,弘農楊氏也就跟皇家有些隔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