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皇後分析局勢(1 / 2)

長孫無憂能夠成為皇後,並非因為是李世民的糟糠之妻,這個名分在。而是長孫無憂自己對於政治的見解,以及,當初在玄武門事件之中的功勞。因此,長孫無憂很明白,李世民現在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

秋圍還沒有結束,太子和蜀王卻出了這檔子的事兒,就算不是陰謀論,也不得不陰謀論一番。這也算是明晃晃的在打李世民的臉麵了,李世民皇帝坐久了,早就沒有人幹這般不給李世民臉麵了,而皇帝當久了的人,總是比別人更加的需要臉麵。

李世民算不上惱羞成怒,但是心中必然也不會是很爽快的,因此,作為皇帝身邊的第一等太監,王德自然是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王德每天苦哈哈的,但是也沒有辦法,奴才不好做,皇帝身邊的奴才也是不好當。

讓王德心感寬慰的是,好在皇後娘娘是個念舊的,也是個願意給奴才兩分好處的,因此,長孫無憂實在是看不過眼,也會替王德說兩句好話。王德自然是知道,皇後娘娘不會是無緣無故的,替自己說情的。

主子就是主子,王德不會覺得自己一介奴才,是能夠在主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至於長孫無憂會幫王德,完全就是意外,以及無心之舉。還真是應了一句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狗奴才,辦個事兒都辦不好,朕留你何用?”長孫無憂沒有想到,自己剛剛走近,就聽見李世民罵人,還是如此大的火氣,真是難得呢!長孫無憂可是一直記得,李世民從前都是禮賢下士的,而且,李世民向來都是溫和的。

“倒是這麼些年來,自己都是難得聽見李世民罵人,或者,發這麼大的火。”長孫無憂覺得,這個能夠將李世民惹得如此生氣的人,真是比魏征還厲害。魏征頂撞李世民是因為,君臣二人政見不合,就是不知道是哪位大臣,能夠比魏征更加厲害了?

不怪皇後娘娘,長孫無憂是半途聽說,沒有聽見‘狗奴才’幾個前綴,因此以為是位大臣,也是情有可原的。本來長孫無憂打算的是,等李世民處理完後,在過來,但是沒想到,這守門奴才也是個利落的。

“皇後娘娘到”長孫無憂來不及嗬斥,不讓通傳,就被守門太監給暴露出來了。這下,長孫無憂是沒有辦法了,人都已經到門口了,難道還能不給皇帝麵子?不進去麼?答案自然是,不能。

因此,長孫無憂,本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的想法,目不斜視的,進了大帳。沒辦法,皇帝來找自己,吐露大臣的不是,那是因為皇帝信任皇後,但是自己如今撞破這麼尷尬的局麵,那就是另一種說法了。

本著該有的禮節自然是不可荒廢的,“禮不可廢,這是自古以來的古訓。”

“臣妾,拜見陛下。”長孫無憂進帳後,直接在大帳中央站定,然後行禮,通身都是皇後的氣派。長孫無憂垂下眼瞼,才看見跪在地上的,是王德的手下,萬全。長孫無憂本來還以為是那個大臣能夠有魏征那般的能力,能夠讓李世民勃然大怒呢。

“皇後來了,坐吧。”雖然李世民語氣不好,但是長孫無憂知道,李世民這是餘怒難消,因此口氣難免有些不好。長孫無憂知道緣由,自然也不會覺得,李世民這是對自己不滿,或者是遷怒自己。

因此,長孫無憂很是‘聽話’的坐了,長孫無憂坐下後,立即就有宮婢端茶倒水,還有宮婢端果盤,送糕點。長孫無憂不得不感慨,皇帝身邊的奴才,都是很有眼裏勁兒的。隻是不知道,本來有眼力勁兒的萬全,怎麼就得罪了皇帝陛下了。嘖嘖,瞧瞧這一地的碎瓷杯,李世民的火氣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