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令直接升到知府,衛若懷應該是近百年來唯一一個連跳這麼多級的官員。然而能連升這麼多,卻隻有一個原因,政績。如今再一聽這麼個人提到朝廷嘉獎,同知等人想不心動都難。
選擇仕途這條路,有的人是為了權,有的人是為了財,有的人是為了流芳百世。無論哪幾樣,都必須得往上升。新帝英明,朝廷大員也不敢糊弄他,地方官吏隻能憑政績引起皇帝注意。
衛若懷的辦法出來,同知等人當天下午就拉著衛若懷開始討論商品展示的可行性。晚上衛若懷回到家,滿麵紅光,杜三妞看到很好奇,又怕三句話沒說完,他拿香坊和南崗兩縣的事堵自己,權當當作沒看見。
沒過幾日,杜三妞收到京城送來的年禮。同來的信中大夫人很高興,話裏話外誇杜三妞這個兒媳婦棒棒噠。杜三妞了解她婆婆,紅果和小核桃到京城肯定沒少顯擺。不過,杜三妞裝作不知,還假模假樣去一封信,反複強調她再發現什麼好吃的立刻送去京城。
春節期間,衛家大夫人走親串友,逢人就說他們家若懷媳婦怎麼樣怎麼樣,別提把京城一圈貴妃給羨慕成什麼樣。
話說回來,杜三妞年前說香坊和南崗的事緩一緩,緩到年後,沒有理由拖下去,就帶著兩個兒子去“春遊”。
向衛若懷“坦白”後,杜三妞也就不再藏著掖著,看到香坊縣蘆葦和慈菇到處可見,回來就告訴衛若懷慈菇可以吃,蘆葦可以造紙。但造紙技術她不懂,左右和竹子差不多。
到達南崗縣,南崗縣確實如衛若懷所說,大部分地區不適合種糧食。但一些樹木長得好,居然還有沙棗和枸杞這兩樣東西。
杜三妞不會種地,確定南崗縣是鹽堿地,香坊縣是沼澤地,她又不知道怎麼改善兩地土質,就告訴衛若懷兩地可以吃,可以批量生產往外加工的東西有哪些。
衛若懷堂堂一知府,從小精明到到,骨子裏也很是大男人,自然不會事實指望妻子。而杜三妞說蘆葦可以造紙,單單這一點對衛若懷來說就夠了。
造紙技術很保密,但不包括對皇上。衛炳文單獨麵見皇帝時,詢問起造紙技術。新皇很了解衛炳文,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吃吃吃,不用想也知道他是幫別人問的,而這個別人肯定隻有他大兒子。沒過多久,造紙工藝就傳到建康府。
五月份,香坊縣人開始試著造紙時,府衙在建康府碼頭邊劃出一塊地,建臨時的展示中心。六月份,建好之後,府裏往建康府各地發小廣告,開始招商。
這種事情衛若懷幹過一次,那時候雖然是建商鋪,但大同小異,如今做起來駕輕就熟。
杜三妞從小趙子口中聽說起展示會,已是七月底。那時候天氣太熱,杜三妞即便想去看看,因為天氣原因也懶得出城。
展示會放在八月二十號,杜三妞的生日。杜三妞乍一聽到這個日期就知道是衛若懷的主意。晚上衛若懷回到家,杜三妞問起他是不是故意的,把開展第一天定為她的生日。衛若懷沒有承認,而是說那時正值秋闈,建康府的學子過來這邊參加考試,通過他們把展示中心的事傳播出去,以後建康府的展示中心會展出全國各地特產。
從縣令直接升到知府,衛若懷應該是近百年來唯一一個連跳這麼多級的官員。然而能連升這麼多,卻隻有一個原因,政績。如今再一聽這麼個人提到朝廷嘉獎,同知等人想不心動都難。
選擇仕途這條路,有的人是為了權,有的人是為了財,有的人是為了流芳百世。無論哪幾樣,都必須得往上升。新帝英明,朝廷大員也不敢糊弄他,地方官吏隻能憑政績引起皇帝注意。
衛若懷的辦法出來,同知等人當天下午就拉著衛若懷開始討論商品展示的可行性。晚上衛若懷回到家,滿麵紅光,杜三妞看到很好奇,又怕三句話沒說完,他拿香坊和南崗兩縣的事堵自己,權當當作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