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出發!老老實實打怪除妖去(1 / 3)

於是,猴子便揚言要上南海打觀音——自然,這也隻是說說而已,唐僧都說明白了,這咒語本身就是她教我的,她又如何會不知,你還犯傻,自個送上門去,到那會兒她念將起來,你這猴子還能活得了嗎?

這話,就點中了猴子的命脈了。為什麼這麼說?此時唐僧雖然念經把猴子給製服了,但猴子要真有心害他,尋個他打瞌睡沒防備的時刻,掏個金箍棒出來便能把這和尚給打沒了。可問題是會念緊箍咒的不是唐僧一人,你把唐僧害了,到時候觀音來找你算賬,一頓緊箍咒亂念,你猴子可就慘囉!

孫悟空明白:這下可真是鉚牢了,沒別的選擇,隻能老老實實、安安穩穩地扶持唐僧去西天,幫他一路打怪,千萬不能有怨言,要不然,準沒你的好。

可道理雖然明白了,猴子的情緒卻難平,所以在接下來龍馬那一回,他便扯住了前來解難的觀音菩薩不放,說俺實在是不想去了,去西方的路這樣崎嶇多難,你讓俺保這個凡人和尚,要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啊?像這樣多危難多折磨,連俺老孫也受不了啊,不去了,俺實在是不想去了!

這哪裏行呢?可觀音似乎也不能純拿緊箍咒來壓製他,隻好跟他說好話,說你現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就好比你當年盡心修煉道法一樣,那無非就是一種修行。況且,這一路上,若是真遇上了危險難以解決的時候,我也有辦法幫你。

什麼辦法呢?觀音這便到自家那瓶子裏,摘下三個楊柳葉,變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放在猴子惱後,說是無濟無主的時節,可以隨機應變,救得你急苦之災。

好嘛,給唐僧一套衣帽加一串緊箍咒,給猴子呢,三根救命猴毛。這就算搞定了——可這猴毛後來孫悟空究竟用了沒有呢?還真是用了。就在金角銀角大王那一集,孫悟空被裝在陰陽二氣瓶裏頭,無法逃脫,連孤拐都被火燒軟,落淚傷心之際——要說這猴子掉眼淚還真是難得一見,也就在這危難時刻,他想起那三根救命毫毛來了,拔下來一根即變作金剛鑽,一根變作竹片,一根變作綿繩。扳張篾片弓兒,牽著那鑽,照瓶底下颼颼地一頓鑽,鑽成一個眼孔,透進光亮,喜道:“造化,造化!卻好出去也!”才變化出身。

所以,這小小三根毛,實際上作用也絕不小於那緊箍咒語。

論武力與孫悟空單挑打平,論品味根本就不屑唐僧肉,這妖怪是誰?

《西遊記》上的妖怪,要麼貪圖唐僧肉,說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要麼便是看中唐僧的一表人才,想要留他在洞中,來一場人妖情未了。這兩種妖怪,其實都是想要唐僧的肉身,那麼有沒有第三種妖怪,既對唐僧的肉和人都不感興趣的呢?

今個就來說一個愛收藏的妖怪,此怪在《西遊記》中沒什麼特殊名號,無非就是一頭黑熊怪而已,他的巢穴在那黑風山黑風洞,若按地望,那就該叫黑風大王。可偏偏人黑熊又典雅得很,不用這俗氣名字,在書中寫給另一妖怪的信中,他自稱“侍生熊羆”,“侍生”又是什麼呢?原來就是明清時代官場晚輩對前輩的自稱,那時候翰林院裏頭新入館的,都自稱“侍生”,甚至地方官去拜訪一些素有名望的鄉紳,也會用“侍生”的謙稱。

於是,猴子便揚言要上南海打觀音——自然,這也隻是說說而已,唐僧都說明白了,這咒語本身就是她教我的,她又如何會不知,你還犯傻,自個送上門去,到那會兒她念將起來,你這猴子還能活得了嗎?

這話,就點中了猴子的命脈了。為什麼這麼說?此時唐僧雖然念經把猴子給製服了,但猴子要真有心害他,尋個他打瞌睡沒防備的時刻,掏個金箍棒出來便能把這和尚給打沒了。可問題是會念緊箍咒的不是唐僧一人,你把唐僧害了,到時候觀音來找你算賬,一頓緊箍咒亂念,你猴子可就慘囉!

孫悟空明白:這下可真是鉚牢了,沒別的選擇,隻能老老實實、安安穩穩地扶持唐僧去西天,幫他一路打怪,千萬不能有怨言,要不然,準沒你的好。

可道理雖然明白了,猴子的情緒卻難平,所以在接下來龍馬那一回,他便扯住了前來解難的觀音菩薩不放,說俺實在是不想去了,去西方的路這樣崎嶇多難,你讓俺保這個凡人和尚,要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啊?像這樣多危難多折磨,連俺老孫也受不了啊,不去了,俺實在是不想去了!

這哪裏行呢?可觀音似乎也不能純拿緊箍咒來壓製他,隻好跟他說好話,說你現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就好比你當年盡心修煉道法一樣,那無非就是一種修行。況且,這一路上,若是真遇上了危險難以解決的時候,我也有辦法幫你。

什麼辦法呢?觀音這便到自家那瓶子裏,摘下三個楊柳葉,變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放在猴子惱後,說是無濟無主的時節,可以隨機應變,救得你急苦之災。

好嘛,給唐僧一套衣帽加一串緊箍咒,給猴子呢,三根救命猴毛。這就算搞定了——可這猴毛後來孫悟空究竟用了沒有呢?還真是用了。就在金角銀角大王那一集,孫悟空被裝在陰陽二氣瓶裏頭,無法逃脫,連孤拐都被火燒軟,落淚傷心之際——要說這猴子掉眼淚還真是難得一見,也就在這危難時刻,他想起那三根救命毫毛來了,拔下來一根即變作金剛鑽,一根變作竹片,一根變作綿繩。扳張篾片弓兒,牽著那鑽,照瓶底下颼颼地一頓鑽,鑽成一個眼孔,透進光亮,喜道:“造化,造化!卻好出去也!”才變化出身。

所以,這小小三根毛,實際上作用也絕不小於那緊箍咒語。

論武力與孫悟空單挑打平,論品味根本就不屑唐僧肉,這妖怪是誰?

《西遊記》上的妖怪,要麼貪圖唐僧肉,說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要麼便是看中唐僧的一表人才,想要留他在洞中,來一場人妖情未了。這兩種妖怪,其實都是想要唐僧的肉身,那麼有沒有第三種妖怪,既對唐僧的肉和人都不感興趣的呢?

今個就來說一個愛收藏的妖怪,此怪在《西遊記》中沒什麼特殊名號,無非就是一頭黑熊怪而已,他的巢穴在那黑風山黑風洞,若按地望,那就該叫黑風大王。可偏偏人黑熊又典雅得很,不用這俗氣名字,在書中寫給另一妖怪的信中,他自稱“侍生熊羆”,“侍生”又是什麼呢?原來就是明清時代官場晚輩對前輩的自稱,那時候翰林院裏頭新入館的,都自稱“侍生”,甚至地方官去拜訪一些素有名望的鄉紳,也會用“侍生”的謙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