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葉子帶著楊萱和專家他們一起準備打出院牆。
“在古代時候,人們在沒有磚和水泥的情況下就會用土和石頭來製作房屋。
這種方法叫做夯土版築,首先我們要把兩塊兒找到的木板水平這搭在一起。
緊接著在兩頭固定上小塊兒的木頭,做出一個像柵欄一樣的長方形模具。
在裏麵碼上石頭,盡可能多的放上幾塊石頭,然後用泥土來填縫隙。”
在做完這些後,葉子對楊萱說:
“你和吳超儀兩個人一起用石頭錘鑿這木頭的兩邊。
隨著你們用力錘,鬆散的泥土會下落到這個模具的底部。
把所有縫隙全部填滿,反複這樣做幾次之後,一麵土牆的一部分就做好了。”
“如此反複幾次,到了一定高度之後就可以停手了。”
在葉子的指揮之下,楊萱他們都把竹簍背在身後,同時一筐一筐的往裏麵裝上土和堅硬的石塊。
一麵牆很快就做好了,雖然在楊萱她們看來這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在屏幕前的觀眾卻目睹了全過程,也覺得這一幕十分壯觀。
在一麵牆壘好之後,葉子拿出一個丁字形的木頭叉,把它掛在牆上,好確定自己堆出來的土牆形成的是直角。
當他這樣做的時候,他發現土牆的確是十分結實,而且也沒有發生傾斜。
他還對楊萱他們豎著大拇指:“不錯嘛,沒想到你們兩個女孩力氣這麼大,而且造出來的土牆也這麼結實。”
楊萱和吳超儀擦掉額頭上的汗。
在她們的記憶裏,這還是葉子第一次誇她們。
雖然說葉子誇人從來都很含蓄,沒那麼直接,但是僅僅兩句話就已經足夠成為她們繼續造房子的動力。
隨著倆人在另外三麵壘上土牆,一棟土房子的雛形基本已經有了。
按照葉子吩咐,在正麵安裝房門之前,她們還要壘出門兩側的土牆,同時留下階梯型的台階,好供人踩上去搭出屋頂。
在她們繼續打牆壁的功夫,葉子則是著手開始準備製作屋頂。
他將木條橫豎錯落著搭在一起,像編織柵欄那樣用藤蔓緊緊紮起來。
緊接著反複幾次之後,就編織出了兩麵麵積差不多大的柵欄。
他把柵欄搭成人字形,在兩片柵欄交接處綁上一根粗木頭,再在柵欄的底部綁上一大塊拚接在一起的長方形木板。
一個三棱柱型的屋頂就做好了。
隨著他和林彤一起踩上土牆,把屋頂壘在上麵。
再用石頭沿著土牆的內測壓在屋頂裏麵,土房子就做好了。
雖然看似過程簡單,但是卻花了他們這一行人一整天的時間。
不過這土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那麼防風。
雖然葉子把之前做好的竹筏拿來當做大門,但還是偶爾能感覺到從外麵吹進來的風
但是對林彤他們來說,這已經很有成就感了,同時這也比在森林裏麵的小型庇護所要強上百倍。
葉子找來很多幹草,堆在屋裏麵的四角當做床鋪。
在屋子的中間挖出一個兩米見方的空洞,在裏麵貼上幹柴,生起火來。
“現在時候不早了,我們今天早點睡,明天早點起來建造雞窩和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