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這時解釋說:“不是的,我們本來是想抓這些青蛙,讓他們在池塘裏麵捉蚊子。
這樣我們也可以避免被蚊子咬。
這還是林彤出的主意呢。
她說養這些青蛙是為了讓你刮目相看。”
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感覺有些意外。
他笑著說:“嗬,沒想到這丫頭竟然還有這種心思。
他可算是長大了,不然我一直要為他操心。
這樣也好,反正青蛙身上又沒多少肉。”
葉子說完話準備開始製作陶窯。
葉子一邊和陳曼收集樹枝一邊說:“古代的時候,人們燒製陶器大概可以分為三種方式。
按照火焰的走勢可以分為職業是生院士和到厭世。
這三種方法各有特點。
我們要使用的薄殼窯就是其中一種,不過這種討巧隻能使用一次。
它可以對火焰進行很好的控製。
把火焰控製在一定範圍內。
大大提高燒製溫度,同時還能防止火焰燒到幹草,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像現在這樣幹燥的秋季,用這種方式來燒製陶器簡直再合適不過。
不過這個方式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每次燒製陶器都需要重新建造陶窯。
等過後我會去摸索新的燒製方式。
我們首先來製作一次性陶窯。
這種陶窯的結構類似於一個帳篷。
在地麵上挖出一個坑,在裏麵添上火炭,然後在外麵用樹木作為支架。
用黃泥把整個陶窯密封起來,把陶器放進去。
在燒製完成的時候敲碎外麵的陶窯。
就可以取出內部的陶器了。
這種陶窯製作過程非常簡單,
陳曼你跟我兩個人就可以做好了。”
陳曼有些猶豫,看著葉子說:“葉子我以前從沒嚐試過製作陶窯,我真的可以嗎?”
葉子說:“你放心吧,沒問題的。
這就和搭建一個小帳篷原理差不多。
在葉子鼓勵下,陳曼和他開始有條不紊的搭建陶窯
這兩個人通力合作之下,一個錐形的陶器搖就已經有了雛形。
葉子再把密度比較大的黃泥和幹草糅合在一起,糊在整個木架子的外麵。
搭建成一個陶窯的形狀。
這個陶窯基本就已經做好。
然後葉子再把碳火放進陶窯裏麵。
讓它慢慢燃燒,積聚溫度。
陳曼說:“咱們現在就點燃了,林彤他們的陶器還沒有做好這樣的話,會不會一會兒等他們陶器做好,這些碳都燒完了。
這你不用擔心。
火焰燃燒需要一定時間,而且在最開始燃燒的時候它的溫度並不是最高的。
等他們一會兒差不多做好,這火焰也就燒到最旺了。
等到那個時候我把陶器放進去再封上口就可以靜靜等待陶器燒製成功了。”
葉子的話讓陳曼意識到,原來他從一開始就已經計算過了陶器燒製的時間和林彤他們捏字好陶器的時間。
毫無疑問,這說明葉子在時間計算上非常嚴謹,做事有條不紊。
不過葉子還是有一點沒算到,那就是林彤這個笨蛋做東西實在太笨。
剛才就在葉子他們製作陶窯的過程中,這個丫頭竟然弄壞了自己最開始做的那個陶器。
這讓葉子始料未及,同時又有些無語。
他隻能忍不住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