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解幽默,因地製宜注意場合
卡特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曾被摩門教信徒授予“年度家庭好男人”的稱號,因而他開始籌劃去鹽湖城訪問。為了使他顯得平易近人,也為了盡快與當地的人和諧相處,在卡特臨行之前,他的參謀特意為他準備了一份演講稿,還注明一定要顯得風趣幽默。看到這份演講稿之後,助理不假思索地給卡特加了好幾個笑話。
而且,在到達鹽湖城麵對摩門教信徒們演講時,卡特居然一個笑話也沒漏掉,照著演講稿全部讀了出來。遺憾的是,在場的兩千多名信徒們全都一聲不吭,呆若木雞地聽完了笑話,根本沒有給予卡門任何反應。原來,摩門教的信徒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講究不要輕率,因而他們全都顯得非常端莊凝重,也很少在重要的場合說些滑稽的話惹人發笑。
任何幽默,都要符合當時的情況,也要符合說話的人的身份、地位,符合聽話的人的民俗喜好和信仰、觀念等。卡特的演講之所以如此失敗,就是因為他和助手完全忽略了摩門教信徒的生活習慣,因而鬧了個大笑話。雖然看起來充滿幽默,但是實際上卻絲毫不能引人發笑,最終事與願違。
在人際交往的時候,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我們在與他人交流時,一定要首先注意文化的差異。特別是對於很多國家元首,或者是需要經常涉外交往的人而言,如果不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從而導致說話做事不夠穩重,則很有可能導致事與願違。即便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中國這個大家庭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差異也很明顯,我們同樣也應該注意了解其他各族的文化差異,從而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都會把滑稽與幽默弄混。所謂滑稽,無非是像小醜一樣嘩眾取寵。而所謂幽默,其實是智慧的表現,是能夠在兼顧各方麵的情況下,運用聰明和智慧,給他人帶來快樂。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一味地取悅他人,更不要因為阿諛奉承他人而失去底線。人與人的交往隻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也才能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愛護。
製造幽默的時候,我們必須以對方為主體,多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包括對方的年齡、性別、信仰、教育背景、文化素養,等等。例如,你對中國人說“自相矛盾”,中國人當然能聽懂;但是如果你對外國友人說“自相矛盾”,則外國人肯定無法正確地理解你的意思。生活中的幽默無處不在,生活也因為幽默而增添了很多樂趣。
我們一定要注意的是,不分時機和場合的幽默是滑稽的笑劇,隻有恰到好處的幽默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