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過界(1 / 1)

晚清到民國年間造的民房,大致相同:平房,青磚土瓦,瓦脊不很高,一律開天窗。幾十年一直住得舒舒齊齊,相處親親熱熱,沒有其他異樣的感覺。這幾年倒煩出花頭來了,隻覺得房子太小了,狹窄極了,像是會縮似的,越來越小。人口也不算多,不曉得碰著了什麼鬼,最先是許家老大結婚。十年前頭,結婚不興去吃館子,館子裏也沒啥好菜燒出來,全是自己屋裏弄的。桌頭倒不好少擺,屋裏擺不落,出來搭個棚棚。

喜事辦得著實顯,弄堂裏的人全講,幾十年,許家是頭挑,大家吃得開心。

喜事辦過,老許屋裏一直不想著拆棚棚。灶屋間搬到棚棚裏,原來的灶屋間弄弄清爽,蠻好一間客屋。新房裏一對沙搬出來,省得軋在裏麵路也不好走。

棚棚沒有圍牆,臨時用用可以,風刮過來,雨打進來,日腳也不好過。索性砌起圍牆來,弄得像模像樣。

老劉一家又來相幫。

隔了不多辰光,老劉屋裏也要搭棚棚。龍龍同敏敏全是大小人了。一個男小人,一個女小人,困在一間屋裏,總歸不好的。

“老早好搭了。”老許講。

老劉笑笑,笑得有點尷尬。他倒是老早就想搭的。老許搭棚棚辰光他就想搭了,不過,假使急繃繃地跟牢人家,總歸不大好。

老許一家門來相幫,比自己屋裏的事體還要賣力。

圍牆砌好,棚棚搭好,看看,兩家人家的棚棚一模一樣,大小高低,式樣規格,就像一隻模子裏印出來的。

弄堂裏憑空多出兩間屋子,難免有眼皮薄的人,嘰嘰咕咕,囉裏囉嗦。老許同老劉兩家人家總歸團結得像一家人家。有人跑到居委會去告狀。居委會不曉得上級對“違章建築”有什麼處理辦法。批評幾句,不好處理,便算了。

眼睛一眨,又是幾年過去了,許家老大的兒子讀書了,許家老二也要結婚了。

老二結婚,同老大是不一樣了。十桌酒席是隨手訂好的,用不著再搭棚棚了,再搭棚棚也沒有地方搭了。

新娘娘是擺得出的。嫁給老二好像有點虧。虧在哪裏,倒也講不清爽。來看過房子,其他無啥意見,小就小點,隻要一房家當軋得進,塞得滿點才有富貴樣子。可就是嫌房子舊,沒有衛生設備,自來水也沒有。娘家屋裏是住公房的。有兩個阿哥,一個兄弟,隻好嫁出來。

八十年代了,人家外國人到月亮上去白相,就像中國人到大公園白相一樣便當。小夥子大姑娘早上起來還要拎馬桶,端痰盂,倒夜壺,說出來笑煞外國人,年紀輕的怕難為,女兒不肯倒,姆媽可以相幫。新娘娘不肯倒,阿婆是不高興出去相幫的。就算老太婆看在兒子麵上,願,也要給隔壁鄰居講得不願的。何況到底年紀大了,拎隻馬桶,一拐一拐,糞水潑出來,潑在房間裏,臭煞,潑了外頭,人家怨煞,到末了還是講新娘娘不好。老二的女人前前後後想透了,就在老二麵前嗲。

新娘娘的腔調,姆媽不入眼,阿嫂也不入眼。老二是入眼的。新娘娘看過房子第二天,老二正式向屋裏提出來,要把屋裏房子徹底改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