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2 / 3)

邵秉烈不再說話,轉身鑽進馬車。

裴、丁二人一直目送他的青布馬車消失在淡淡黃土之中。

#

皇帝命禦史孟顯章、隋後梁二人彈劾吏部、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等人,至七月底,因撞車案倒台的邵黨一派共十餘人,補何明清入中書省。

授意安可仰彈劾兵部尚書謝蒼,安可仰隨邵黨崩台亦被罷官入獄,皇帝卻將他彈劾謝蒼的奏折發中書省會六部,命提出意見。百官有短暫的疑惑,但很快,就得到禦史、官員的會心響應。其間牽出六年前左都禦史盛肇毅血案,雖然那件事最終的裁決人正是當今的天子,但皇上是沒有錯的,最終的結論是,正是邵黨與謝蒼的爭權傾軋,謝蒼構陷造成盛家血案,盛氏一案,確有冤情。

便為盛氏一門平冤昭雪,恢複門第,可幸正有嫡孫予印,承繼門楣。

皇帝則當朝申斥謝蒼,雲其窺伺天威,擾亂聖聽,其心可誅!當然,君王說的究竟是哪一樁事,是六年前還是幾天前,君臣二人,心知肚明。但聖意已決,無可更改。褫奪謝蒼所有官職、爵位,投入大獄。本應株連全族,但念其早年隨侍有功,賜一方白綾,隻取其一人命耳。

皇帝清掃邵黨,卻沒有想到邵黨的死對頭、皇帝曾經的心腹謝蒼竟是受到處罰最嚴重的一個。他起於庚申之變,發達於盛肇毅一案,最後也死於盛家之案。若是沒有徵央宮裏的那一位蓮貴妃娘娘,不知道這結局會否有所改變。

#

這一日,盛予印入九陽行宮拜見皇帝,皇帝說了一些安慰的話,命他去長樂殿見貴妃。

因方貴妃患了眼疾,被送回大元宮靜心醫治,自此長信宮相當於已是冷宮,宮中庶務全交給了初初處理。

她帶上予印,一起來到太後宮殿。當年若非任氏,這一對姑侄早已命喪黃泉,哪裏還有今日。因此那盛予印見到太後,以大禮行之,太後點頭,命左右,“快些兒扶小爵爺起來。”

恰太子來了,予印又拜見太子,太子比他略小三兩歲,一見之下,難得有與他差不多年歲的孩子,喜愛予印靈慧識禮,太後見兩人投緣,便讓他們去別處玩耍,自己與初初說話。

“方氏做錯了事,但兩個孩子著實無辜。你覺得,誰來撫養他們比較好?”太後問道。

初初見太後沒有撫養方貴妃一雙兒女的意思,思量了一下,“臣妾如今剛接了宮中庶務,隻恐出錯。”

太後道,“你的事情多,單單皇帝、三郎已夠費心。放你那裏也不合適。”

“娘娘體恤。”撫養皇子公主這樣的大事,太後肯定已有了主意,不過是想借自己問皇帝的意思,初初自然不會提出建議。

果然,聽她問道,“許婕妤溫柔敦厚,家學教養,便讓她代為撫育,你覺得如何?”

初初道,“臣妾覺得合適。”

太後露出笑容,“我今兒跟皇帝說說。”

後來果然命許知萱撫育大公主、四皇子,並晉其為正三品貴人。

初初帶予印離開後。太後的乳母蔡氏上前,告訴她,“太子很喜歡盛小爵爺,方才央著我,想讓小爵爺進宮陪他讀書。”

太後不說話。蔡氏問,“娘娘?”

太後歎,“嬤嬤,你看貴妃是什麼樣的人?”

蔡氏知道她指的是初初,想一想道,“娘娘對盛家有大恩,五小姐看著也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娘娘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