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說過,女人最大的弱點就是總是渴望得到男人的愛。這話歸根結蒂是有些道理的。女人的喜、笑、怒、罵,大多是因男人而起的。女人愛哭、愛鬧、嘮叨、任性、撒謊、虛榮、嫉妒……似乎女人的毛病多的不能再多,但正因為如此,她們才有了更多女人味,難道不是嗎?
嘮叨嘮叨讓人煩
從曆史上來看,“愛嘮叨”隻是用來形容女人的。在英文中,“嘮叨”這個詞源於斯堪的納維亞語,其最初的含義是“咬或啄某件東西”。在很多詞典中,“嘮叨者”是專門用來指代女性的詞,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指代男性的詞。
直到19世紀,英國、美國和歐洲的法律都允許丈夫向地方官控告妻子“嘮叨”或“撒潑”。如果調查發現丈夫的指控是事實,那麼這個妻子就要被判坐“水凳”。“水凳”是英美曆史上用來懲罰巫婆、妓女、罵街潑婦或犯其他輕罪的女人而特製的凳子,受懲罰的女人要被綁在凳子上,凳子吊在一根杠杆上,杠杆支在豎在河邊或湖邊的架子上。執刑的人操縱杠杆的另一頭,把這個女人猛地浸入水中,然後拉出來,接著再浸入。浸入的次數是依據其“罪行”而判定的。以下是公元1592年的一段法庭判詞:
……華特·海考克的妻子和彼得·菲力普的妻子是經常罵街的潑婦。因此我們裁定,她們應該去教堂接受教誨,停止罵街。如果她們下次再犯,我們接到其丈夫或鄰居的控告後,將判她們接受“水凳”的懲罰。
如果覺得“水凳”的懲罰還不夠,那麼,還有更嚴厲的刑罰。有些女人被拉出去遊街示眾,以警戒其他的婦女。遊街時還要戴上一個鐵麵具,麵具上有一根鐵棒,鐵棒的一頭固定在舌頭上,把舌頭從嘴裏拉出來。曆史上最後一個接受“水凳”刑罰的是英格蘭的珍尼,她於1809年因為經常罵街而被判接受“水凳”刑罰。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現在這種刑罰已經早隨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見了蹤影,代之而來的男人們日益痛苦的申訴:為什麼不能讓我安靜一會兒!有了這種心理的男人,很少再能對這個成天對自己嘮叨的女人充滿愛意。怪不得有人說:世界上最厲害的愛情殺手莫過於男人覺得自己的妻子越來越像媽媽,女人覺得自己的丈夫越來越像不成熟的、自私的、懶惰的小男孩。
當然,絕大多數女人通常都不承認自己會嘮叨,而是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是提醒的角色。在提醒男人完成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做家務,吃藥,修理壞了的家什,把他們弄亂的地方收拾整齊,等等。有些嘮叨還是很有意義的:如果女人不嘮嘮叨叨地讓男人少喝啤酒少吃快餐,又督促他們多鍛煉身體,定期檢查膽囊——那麼,這些男人還會活在世上嗎?從這個意義上說,嘮叨甚至可以挽救他們的生命。
女人甚至覺得自己的嘮叨是關心的表現。但是,男人可不這樣看待女人的嘮叨。女人總是責怪男人不該把濕毛巾扔在床上,不該脫了襪子隨手亂扔,不該老是忘了倒垃圾。女人也知道這樣做很容易激怒對方,但她認為對付男人的辦法就是反反複複地重複某條規則,直到有一天這條規則終於在男人的心裏生了根。她覺得她所抱怨的事情都是有事實根據的,所以,盡管明明知道會惹惱對方,還是有充分的理由去抱怨。
從男人的角度來看,嘮叨是一種間接的、無休止的、否定性的提醒。它提醒你還有什麼事沒有做,或提醒你還有什麼缺點。而這種提醒總是發生在傍晚,也就是男人最想放鬆一下的時刻。女人越嘮叨,男人就越發躲在“掩體”裏不出來,氣得女人發瘋。這些掩體包括報紙、電腦、陰沉的臉、工作、裝聾作啞或電視遙控器。沒有人願意被嘮嘮叨叨地指責,男人一旦遭受到嘮叨,就會把女人一個人晾在那裏,讓她滿腹委屈;而她越被冷落,嘮叨就越發變本加厲。不要小看嘮叨,它曾影響過許多男人。
托爾斯泰伯爵的夫人在逝世之前,向她幾個女兒們承認道:“是我害死了你們的父親。”
女兒們沒有回答,但幾個人卻抱頭痛哭。她們知道她們的母親說得不錯,她們知道是她們母親不斷地埋怨、永遠沒完沒了的批評和永遠沒完沒了的嘮叨,把她們父親害死的。
我們知道,托爾斯泰是著名的不朽小說家之一,他的兩本巨著《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在文學史上永遠燦爛耀目。
托爾斯泰太出名了,崇拜他的人日夜跟隨著他,把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速記下來。
除名聲以外,托爾斯泰和他的夫人還有財富、社會地位、孩子。開始時,他們的幸福似乎是太完美了,太甜蜜了,一定會白頭偕老。
然而好景不長,怪事發生了。托爾斯泰慢慢變了,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他對自己所寫的巨著感到羞恥,並從那個時候開始,托爾斯泰的人生便逐漸上演了一出悲劇,而之所以成為悲劇,原因在於他的夫人。
他的夫人喜愛華麗,但托爾斯泰卻看不起。她熱愛名聲和社會讚譽,但這些虛浮的事情對他卻毫無意義。她渴望金錢財富,但托爾斯泰認為財富和私人財產是罪惡的事情。
多年以來,由於托爾斯泰堅持把著作版權一分錢也不要地送給慈善機構,他的夫人就一直嘮叨著、責罵著和哭鬧著。她要那些著作所能賺到的錢。當托爾斯泰不理會她的時候,她就歇斯底裏地在地上打滾,手上拿著一瓶鼠藥,發誓要自殺,以及威脅著說要跳井。最後,當托爾斯泰82歲時,他再也不能忍受家裏那種悲慘壓抑的情形,於是在1910年10月一個大雪的冬夜,逃離了他的夫人。
11天以後,托爾斯泰因肺炎死在一處火車站裏。他臨死的要求是,不許夫人來到他身邊。
這就是托爾斯泰伯爵夫人嘮叨、抱怨和歇斯底裏所得到的結果。
但從另一方麵看,其實,嘮叨有時就是溝通。在大部分還沒有“圓桌會議”的家庭裏,女人的嘮叨事兒多著呢:對丈夫的提醒,對兒女的教育,對經濟上的擔憂……往往用苦口婆心的嘮叨來表達。而在男人、孩子們幾句無奈的嘟囔或發泄似地一通“回嘮”間,一項或平淡無奇或意義深遠的家庭協議就算以此達成。如果有一天家庭忽然少了女人的嘮叨聲,或許也就少了一份溫馨,少了一份牽掛,家中的男人和孩子反而感覺無所適從。
有人說:“如果一個女人不嘮叨,那她就一定是不愛那個人了”。其實,女人的愛是很實際的。她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保護好那個小巢,就是沒日沒夜地為所愛的人操心,即使是在外麵一言九鼎、叱吒風雲的女子,照樣會為丈夫的咳嗽、兒子的毛衣、兒女的學習而傷透腦筋。在她們沒完沒了的嘮叨裏,流去的是青春,守護的是她們拿得起放不下的家庭。嘮叨需要一個容器,聰明人知道它的標準。標準對了,它能如泓泓清泉沁人心脾。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愛,更需要用心經營……容忍嘮叨,何嚐不是給自我、給家庭的一種解脫。
該出手時不出手
“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態度曖昧”這一類詞語,好像是專為女性而設定的。很多女性的行動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也好像無時不在證明她們缺乏果斷精神。
例如,你陪著夫人逛百貨商店,在那段時間裏你簡直可以背熟所有貨物的名稱,可她卻還在那裏猶豫不決,不知道究竟應該買什麼好。在兩件款式、價錢、質地並無太大差異的服裝麵前,女人會費去很長一段時間去思考,仔細地進行選擇。
造成女性缺乏果斷精神的原因,大致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麵:
其一是女性的收入普遍較男性低,因而在購物等活動中,需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
其二是女性的社會地位普遍低於男性,一般很少有參與重大決策的機會,自然而然地就無法形成果斷這種能力。世界上大多數能鍛煉人的果斷精神的職業,如軍人、領導、企業管理者等工作,幾乎都為男性壟斷著。婦女缺乏男人這種職業鍛煉,所以果斷力就較男人差。
但即使男女做同一種不需決策的工作,男人往往也表現得比女人果斷。有些經濟收入很高的女性,在購物上能果斷起來,但在其他方麵仍然優柔寡斷,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第三個原因。女性心理特點與男性有較大區別。女人比較敏感,對事物的細節感知得比較精確,往往能看到許多男人看不到的東西。兩件相同的商品,在男人看來並無太大區別,而女人卻能從中看到許多不同之處,不同之處越多,越容易使人難以把握和選擇。男人不善於注意這些差異,因而也沒有抉擇時的痛苦,而女人卻常常能體驗到。此外,一般女人往往懷疑自己的能力,需要決策時,總是擔心出現自己應付不了的局麵,因此總是過多考慮事物的不利因素,不能果斷地去做某件事。
我們說女人缺乏果斷力,這並不能一概而論,不是所有女人都是如此。世上有果斷力的女人並不少見,有些女人的果斷力和男人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比男人還要強一些。例如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素有“鐵女人”的稱號,無論處理國內事務還是處理國際事務,其當機立斷的作風,常常令很多男人為之咋舌。還有前以色列總理梅尼夫人,也素有“鐵腕女人”的美譽。在中國曆史上,具有果斷力的女人也大有人在,例如武則天女皇等。但總的說來,有果斷性的女人畢竟是為數不多,我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很多女性往往都是果斷性不強的。
其實,缺乏果斷性並不完全就是缺點,在一些問題上多思考一下,反複掂量掂量,反而能使付諸的行動更穩妥一些。
我是女人我虛榮
對於女性的虛榮心理,人們並不陌生。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女生前一天晚上得到男朋友的訂婚戒指,但竟沒有一個同學注意到,令她憤憤不平。
到下午大家坐著談天的時候,她突然站起來大聲說:“哎呀,這裏真熱呀,我看我還是把戒指脫下來吧。”
這個笑話雖然有些誇張,但現實生活中愛慕虛榮的女性確實也不少見。
從心理學角度看,虛榮心應屬於人的情感特征。同人的其他情緒發生一樣,虛榮心的出現也取決於人的某種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種層次,它包含著廣泛內容,在許多方麵因人而異。
而自尊心卻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隻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所謂自尊心就是要求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自尊心同虛榮心有聯係,也有區別,其聯係在於,虛榮心強的人,一般自尊心也較強;其區別在於,虛榮心是一種過分膨脹的、扭曲了的自尊心。所以說,虛榮心也可說是“虛尊心”,亦即虛假的自尊心。
女人可分兩類,一類是虛榮的,另一類是過於虛榮的。虛榮的女人很有情趣,虛榮讓女人更美麗,更可愛。但過於虛榮的女人,則徒惹眾笑,常常適得其反。
女人最大的隱私是她的年齡,所以,歌星影星們的生日都隻有月和日,沒有年代。過了二十歲,就很難問出女人的歲數了。
女人視美貌如生命。對於女人來說,送她一束玫瑰花,不如說她長得像章子怡,請她吃大餐,不如誇她性感迷人。正如足球與賭場對男人是永恒的誘惑一樣,男人的甜言蜜語對女人是永恒的誘惑,常常明知這些誘惑很可能是個美麗的圈套,也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前仆後繼地爭著往裏鑽。看到一個女人,你隻管閉上眼西施玉環地放開膽子吹就是了,隻要不是奇醜無比,女人大多會欣然接受,開心一天的。
女人不僅要自己美麗,還一定要打扮她的先生,男人邋遢,不是男人的錯,人們會笑話他的女人,所以,再窮的女人,也要讓先生打扮得體再出門,倒著推理,衣著不整神態黯然的男人,他的女人可想而知。女人甚至給她的小狗也穿上自製的時裝,為的是走在一起,分享四外嘖嘖稱奇的讚揚。
女人喜歡穿名牌,可恨的是名牌總是太貴,所以,女人總留意著商店裏有沒有打折的名牌,一旦碰上,管它過不過季,應不應時,一定是先買下來,且一定要對同事朋友說是原價買的。女人還喜歡試衣服,一邊試一邊想不要的借口,於是,每件衣服都有了太多的不合適,而一旦買回家,就不允許別人說半個不字了。
女人善談,但整天忙於家務的女人又實在對什麼美伊戰爭世界杯NBA這些男人眼中天大的活題不感興趣,女人之間的談話一定要帶出自己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一定要有意無意地提起他的先生,說他如何如何忙得不顧家,對方當然要問先生做什麼工作啦,女人便一臉掩不住地自豪:他呀,隻是一個小經理,才管了幾千個人。如果先生不爭氣,就要提孩子學習如何好,萬一孩子學習又不好,女人就會顯示她很有錢,有脖子上拴狗鏈般粗重的金項鏈為證。當然,沒有人摘下鏈子去檢驗一下真假的。
女人最在意大街上的回頭率,就像廣告公司最在意電視節目的收視率。為此,女人不斷地折磨自己的頭發,留長了又剪短了,燙彎了又整直了,染黃了又弄紅了,平日裏為幾角錢常常臉紅脖子粗地與小販討價還價,可幾百元地往頭發上扔竟不皺一下眉。女人接到宴請或聚會的貼子,最先想到的,就是去做頭發。男人說,女人不了解男人,其實男人看得最多的,還是女人的臉,好看與否,與頭發無關。女人說,男人更不了解女人,女人的打扮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為男人,恰恰相反是為女人看的,不信,去看看晚會上女人之間那審視挑剔的目光吧,有多少是落在男人身上的?
當然,虛榮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女人會因為虛榮而更努力的工作,而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期望得到上司的誇張,也會因為虛榮用心地打扮自己,以期望吸引更多異性的眼光,最少也不至於影響到市容,會交往一些有素質的朋友,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知識麵,讓自己的生活更多姿多彩。也正因為此。我們才看到那麼多美麗的女人和那麼多幸福的家庭。
占便宜沒夠?
“那是因為女人都不喜歡浪費啊。”也許女人願意這麼解釋,不過在男人看來,卻大惑不解。
“為什麼買它?”他問。
“因為太便宜了。”她回答。
這是常見的事情。女人之所以買下,最大的理由竟然是便宜!男人總以為買或不買,應該由是不是必要、是不是急需來決定。男人買東西,大多直接,瞄準目標,直奔而去。所以精明的商人其實更喜歡和男士做生意。男人通常不買則已,一買就是傾囊,而且並沒有什麼周詳的計劃,也不怎麼熱衷講價,偶有例外,也不過是為了滿足一下小小的虛榮心。我有一男同事,買一件800元的衣服,後來砍到780元便得意洋洋,樂不可支,四處宣揚,以為大獲全勝。這當然不能證明男人的愚蠢,男人的精明通常不用在購物上。
女人不同。女人將逛街當成一項事業。女人買東西,研究商品的時間通常比買的時間長,對於商品,每個女人都是天然的專家。能夠真正把握“貨比三家,擇優而取”的男人並不多,但大多數女人卻不需要培訓便可運用自如。更有甚者,有的女人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來逛街,來來回回,不厭其煩,一家一家,一直比較下去,毅力驚人,簡直是“貨比千家”卻樂此不疲。即便如此,女人也不一定能買到一件讓她稱心如意的物品。當然,女人並不會因此打消逛街的興趣,女人的興趣全在於那個“逛”字。
陪女人逛街,對於男人而言,就算不是災難,也算是一次特殊的考驗。對於女人來說,男人多數時候隻不過充當其購買力的保證,隻需持幣待購即可。當然你可以講出很多其他的理由,比如可以說這是男人愛女人的外在表現,也可以說這是男士應有的風度,但這所有的理由都不及作為“付款機”這項功能來得可靠。
毫無疑問,這個時代是個崇尚消費購物的時代,而女子便是這個購物時代的主力軍。誰贏得了女人的“芳心”,誰便成功了一大半。但女人在購物時候的精明肯定是讓商家煩惱的一件事。每一個女人幾乎都是個天生的講價者。什麼“攔腰砍”,什麼“回馬槍”,應有盡有,這其中包含有什麼樣的精妙理論,就算是這世上最聰明的男子也不一定搞得清。女人為了買一件衣服可能會花上半天的時間來講價,滔滔不絕,旁征博引,天南地北,由古到今,無一遺漏。女人的知識在講價的時候可以得到充分爆發,這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女人在終於贏得了講價的最終勝利後,卻可以突然決定不買,這充分顯示了女人心思的不可捉摸。女人有時候好像更執著於講價的成就感。
當然,女人偶爾也會糊塗。女人在聽到什麼“跳樓價”、“大出血”、“大降價”、“大拍賣”、“大處理”之類的廣告的時候,其購物的精明往往容易毀滅。女人們通常很容易受這類廣告的誘惑。大凡這類廣告一經推出,女人便聞風而動,全無方向。女人才懶得想那些長遠的事,她們認為那是男人才需要考慮的,女人關心的隻是眼前。愛占點“小便宜”,是世人皆有的弱點,隻是在女人身上體現的較為明顯而已。世間的女子大多覺得,如果便宜的東西不買回來,實在是巨大的損失。雖然有“便宜沒好貨”的古訓,但這不足以成為女人消費的警示。於是,清倉大甩賣的時候,你可以看見,圍得更多的肯定是女人。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女人喜滋滋地把那些“便宜貨”盡可能地搬到了自己的家裏,且不管那些貨物對自己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所謂“因小失大”即指此。這是女人不能顧及大局,受到眼前事物的誘惑的結果。”女人本來是優於分析,卻拙於綜合能力。也許女同胞們看了這些要憤憤不平,但還是先請你仔細地反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