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生果然被蕭景琰收為義子,指派名師宿儒,悉心教導。
由於他生性聰穎,性情剛強中不失乖巧,蕭景琰對他十分寵愛,故而他雖無親王之份,卻也時常可以出入宮禁,去向太後和皇後請安。
長壽的高湛依然掛著六宮都總管的頭銜,隻是現在太後已恩準他養老,可以在宮中自在度日,不須再受人使役。
高湛十分喜歡那個玉雪可愛的小皇子,常去皇後宮中看他,每次庭生抱小皇子在室外玩耍時,他都要堅持守在旁邊。
“高公公,你要不要抱抱他?”看著這滿頭白發的老者眼巴巴在旁邊守護的樣子,庭生有時會這樣笑著問他,但每次高湛都躬著身子搖頭,顫巍巍地說:“這是天下將來的主子,老奴不敢抱……”
對於他的回答,庭生似乎隻當清風過耳,並不在意,仍舊滿麵歡笑地,引逗著小皇子呀呀學語。
“看他們兄弟倆,感情可真是好,”旁邊的奶娘一邊笑微微地說著,一邊注意天色,“不過也該抱進去了。
天這麼陰,高公公,你覺不覺得……好象起風了?”
“不,不是起風了,而是在這宮牆之內……風從來就沒停過……”眯著昏花的雙眼,曆事三朝的老太監如是說。
(完結)
終於完結了,海姐姐已經快崩潰了。
別問俺有沒有續集,也別問俺還會不會寫其他的琅琊榜中人,反正現在俺絕不做任何的承諾,先休息夠了再說……
作品相關
關於聶鐸的討論
關於聶鐸的討論就此打住吧,他隻是配角,不是最終大boss,讓他處心積慮為了權勢美人層層布局最終成功這樣的設定也許很好看,很符合最黑暗的人性設定,但那不是本文的基調,也不是本文寫到現在我希望讀者們感受到的基調。
聶鐸的行為是錯的,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書中人物都是這樣認為的,這一點無須爭論。
但在主觀層麵,我不讚同有罪推定,誅心之論。
從霓凰愛上他的結果就推出他一開始被派去雲南就曾計劃過要得到霓凰的愛,推出他的行為動機暗黑到令人發指,什麼進可怎麼樣,退可怎麼樣,這也許合邏輯,但卻決不是有些讀者認為的那樣是唯一的邏輯。
世上有很多人做錯事,但如果每一個人做錯事的時候,我們都從最毒辣最陰險的心理層次去看待他的話,就難免會走入偏激的情緒,於人於己都未見得是好事。
因為對於聶鐸,我隻描寫了他的行為,並沒有暗示過絲毫他的動機。
讀者們可以自己從他的行為上推論出人性最黑暗的心理麵,這是讀者的自由,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認為這最黑暗的一種推論就是最符合邏輯甚至說是唯一合邏輯的心理動機,海姐姐就難免擔心了。
還有兩點請注意,首先,聶鐸是在危機狀態下來到霓凰身邊的,如果來的人不是聶鐸,而是一個高尚無比絕對不會對霓凰動任何心思的人,這個人也不會在一開始就主動暗示霓凰千萬別愛上他的。
既然大家都否認一見鍾情的存在,那麼剛見麵的時候其實誰都沒想到那方麵去。
當然,讀者們也可以認為,聶鐸一開始不說跟人家光明磊落的一開始不說就是不一樣,他就是心懷鬼胎,他就是故意不散發冷氣讓霓凰敬而遠之,這自然也是可能性之一,但記住,隻是之一,不是唯一。
其次,從兩人的曆史來看,聶鐸和霓凰都不是情場高手,他們是否能在最快時間內判定自己的那種心動是愛情,很難講,他們是否能準確快速地判定對方已愛上自己,這也很難講。
霓凰不是感情外露的人,聶鐸也沒有敏感到在最初的第一個征兆上就立即抽身後退。
當然,對這一過程讀者們仍然可以認為聶鐸就是故意的,他就是在勾引郡主,他就是想搶了上司的未婚妻來獲取最大的私人利益(是上司不是長兄,我們小殊還沒聶鐸大呢),這也是可能性之一,還是那句話,是之一,不是唯一。
海姐姐的希望,讀者可以從最壞最陰狠的動機去揣測人物的行為,但不要隻看到最壞最陰狠的一麵,這樣有違我的初衷,令我深感憂慮。
因為說句實話,我對於聶鐸的設定,隻是軟弱,矛盾,心誌不堅,有著明顯的缺陷和品行灰暗麵,隻是想表明赤焰舊人中並不全然都是象梅長蘇這樣將兄弟情義放在首位的人,他隻是一個點綴,一個用於襯托的側麵,還真的沒有把他當成暗黑大boss來寫,以後也不會。
順便再說一句,行文至此,如果還有人認為梅長蘇的人生目標就隻是翻案,他對於自己心中的理想朝局理想天下沒有追求和執念,那麼隻能說是海姐姐的失敗。
近來身體不好,導致心緒難寧,寫文速度減慢,如有某一天無法更新的情況出現,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