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喬氏,三姑奶奶說得不錯,到底是長輩。
許多事情連芳洲不便去做,她原本就有請三姑奶奶平日裏多多照看的意思,不然,雖然都是瑣瑣碎碎的小事兒,沒的那精力跟喬氏扯皮去。
你若是計較,顯得太小氣,小輩不是這樣做的;你若是不計較呢,人家得寸進尺,指不定又整出什麼幺蛾子來!
嚐到了甜頭,李叔一家子和連芳洲他們幹勁兒更足了,第二天一早便又往那山裏奔去。
那片地方還能再挖三孔炭窯,到時候就是四孔了,燒一窯炭下來一家就能賺到四五兩銀子!燒上幾次,幾乎就夠得上一年的花銷了!
這一日,連澤和阿簡、李叔、李三合四個人挖新窯,張嬸婆媳和連芳洲去砍柴、炭柴。
因為一回生二回熟,更重要的是有豐厚的回報在前方招手,一天半的時間三口新窯便新鮮出爐了!然後幾個男人加入了砍炭柴。
山上有的是樹木,兩天半的時間,不但砍好了裝窯的炭柴,連燒窯的木柴都夠了。
阿簡和連芳洲、李叔、連澤四個人裝窯、點火,張嬸她們幾個仍舊去砍炭柴、尋木柴——反正這一窯燒好了仍舊用得上!
再說喜鵲奉了趙茹君的命令,第二天用過早飯,便按著下邊人打聽來的地址,乘著馬車風風火火往大房村趕來。
可惜阿簡和連芳洲等正忙著掙錢過年,一早就進山了,喜鵲撲了個空。
對此喜鵲倒沒覺得多意外:鄉下人嘛,哪有大白天不出去幹活而待在家裏的?幸虧她早有準備!
喜鵲便從懷中拿出一張大紅長方的請帖交給三姑奶奶,讓她轉交給阿簡,說自己明天還會再來。
接了拜帖,就得待客,不然是不禮貌的!喜鵲在心裏誇讚了一把自己聰明,得意洋洋的走了。
她卻忘了,這帖子是她自己要放下的,可不是阿簡願意收的。
再說了,鄉下人哪裏懂得這些繁禮?連芳洲不是本土人,她也不知道啊!
於是,喜鵲的拜帖就被華麗麗的忽視了。
阿簡皺著眉頭推給連芳洲:“你來打發吧!”
連芳洲也道:“這趙家的人怎麼這麼霸道!和著不去還不行了!咱們別管她,明日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阿簡深以為然。
等到第二天,喜鵲來的時候,不等她開口,三姑奶奶便將那拜帖還給她,還一臉鄙視的道:“這玩意兒瞧著倒是挺好看的,就是啥用處也沒有,擦屁股都嫌硬,你拿回去吧!咱家不養閑人,阿簡幹活去了!你啊,還是回去吧!”
喜鵲氣了個怔,手裏頭捏著三姑奶奶塞過來的拜帖有點兒回不過神來。
回過神來她瞪著三姑奶奶第一句話就是:“我可是縣城裏趙家的人!”
三姑奶奶哪裏是個吃虧的主兒,眼睛瞪得比她還要大:“我知道啊,你說過了嘛!”
說著還撇撇嘴,城裏怎麼了?城裏了不起啊?了不起跑到咱這鄉下來幹啥?
喜鵲一愣,想了想,自己也給自己氣笑了:也是,鄉下人懂得什麼禮儀,倒是自己高看了他們,結果是扮媚眼給瞎子看!這老太婆想必一輩子也沒進過城吧,不知道趙家也情有可原!
喜鵲冷淡的瞅了三姑奶奶一眼,一張嘴就要說些嘲諷帶刺的話,想了想阿簡在這家幹活兒,自己要把人帶走可不能跟人起口角了,不然萬一人家不放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