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連芳洲笑道:“不然這麼寬的地方可怎麼管?還不知跑哪兒去呢!”
兩人都是行動派,當天晚上回去商量了一陣,第二天便一樣樣的準備開了。
既然打算養雞,雞舍自然是要蓋的。
連芳洲事先在山腳下也留出了不少的平地沒有開墾成棉田就是預備蓋雞舍的,這時便請了人忙活了起來。
人字形的木棚預計並排著搭建兩間,彼此獨立,每一間長約十三米,寬約六米,同樣是木質結構,高高的頂上搭蓋杉樹皮,離地麵懸空半米左右,有寬一米多的幾個木板階梯連接。
每一間的地板沒有封死,而是搭了框架之後,用一根根兩指寬的結實長木條挨個釘了過去,每兩根之間留下一指寬的縫隙,這樣,關在裏頭過夜的雞拉了糞便就可以順著縫隙漏下去,隻需要在底下或者雞舍中間可活動的底部地板用手柄長長的特質鏟子清理糞便,白天將左右十個窗戶打開,對流通風,雞舍中便幹幹淨淨、空氣清新,可以預防滋生病菌。
考慮到還小的小雞跟成年雞混養不太方便,每一間中又專門隔出一間縫隙較小的。
除了這兩間,又單獨建了一間稍微小一些的屋子專門用來給母雞孵蛋,以及喂養剛剛出生的小雞。
那剛出生的小雞隻需要養上十天半個月,便可以換至那兩間雞舍中專門隔出來的一段縫隙更小的屋子。
雞舍旁邊的地上,又用表麵光滑的青磚特意砌了好幾處長寬各一米半的平地,專門用來喂雞吃食飲水,分散在雞舍四周,使雞吃食的時候不至於擁擠在一處。
連芳洲今年打算先養個兩千隻試試,蓋兩間這樣的雞舍便夠了。
按照原本的計劃,在這座山的南北兩麵她各預留了建造兩間這樣的雞舍。其餘周圍的地方也全部栽植了果樹。
等雞舍建起來之後,她再在滿山、山腳到處都撒上一些薄荷、艾草等之類的草本,即可預防蚊蟲滋生,讓雞啄食了也是好的。
雞舍在建造著,柵欄也開始圍起來了。為了防黃鼠狼、野老鼠等,連芳洲特意在城裏定製了高達兩米半的鐵絲網,下邊還要砌上高十公分左右的磚石地基,在這磚石地基上安裝鐵絲網。
然後,再去林家果園買些藤本薔薇,沿著鐵絲網栽種一圈,讓這些長著刺的薔薇順著鐵絲網攀爬上去,既是一道漂亮的風景,又可遮陰,又可遮擋外邊視線,可謂一舉數得。
這些工作安排了下去,命秦風派人盯著跟進,便沒有連芳洲什麼事了。
雞舍有了,她得想法子弄雞苗去。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現代化的孵種場,光靠從農村一家一戶的零散買顯然不靠譜。
大多數的人家孵出的小雞都會自己養的,不孵的雞蛋都攢起來拿去賣了。別說人家舍得不舍得賣,就算舍得買,又能有多少?想要買夠兩千一二百的雞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連芳洲多方打聽,才打聽到縣城東郊的小王村有一戶懂得炕雞的人家。
所謂的炕雞,是一門秘而不傳的絕活,會的人寥寥無幾,一個縣頂多有那麼一兩家人家會,甚至沒有。
小王村這家姓王的人家,世代便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