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在秀苑好好的住了兩日,正月十五這天便一同上蘇家拜訪。
蘇老爺和蘇夫人比之上次更加熱情,依然不見蘇欣兒的影子,許是她仍然不願意麵對自己吧?
不過光看她爹娘的反應便可知曉,她如今的情況應該是不錯的。
連芳洲一行人在蘇府用過晚飯,便與蘇景和、方晴一道乘車出府,去看元宵節盛大的花燈會。
專門布置起來的數條花燈街市一眼望去延綿不絕仿若無限,各色花燈琳琅滿目,璀璨的燈火如流淌的銀光,燦爛奪目,為之神奪。
人潮如海,烏壓壓的同樣望不到頭,喧喧嚷嚷,透著無盡的繁華富庶。
置身其間,從近處細細看去,各有絕妙之處,真正匠心獨具,叫人歎為觀止!
別說三姑奶奶、連芳清她們了,便是在現代見慣了光怪陸離自認為比之她們是見過世麵的連芳洲,也不禁一路看一路讚,隨時都有驚喜發生,令她目不暇接。
心中不由暗暗敬服:古人也有其獨特的智慧,遠非現代人可比啊!
走了半條街道下來,連芳清已經買了好幾盞漂亮別致的花燈,跟來的仆婦手裏不便拿著,便一起寄存在相熟的店鋪中。
連芳洲見她買的興高采烈,也不忍拒絕她,由著她的心情買。一年就一次的事兒,不就圖個高興嗎?
“到前邊岔路口咱們往右邊拐一拐,從那裏直走到盡頭便是清陽河,晚一些官府和本城的大商家會在河中的船上放煙火!咱們也去瞧瞧去!”蘇景和笑道。
眾人自不會拒絕,便說笑著跟隨他轉了道彎往清陽河的方向去。
這一段清陽河的河堤修建得十分寬敞平坦,河邊有很寬的草地,河邊有碼頭,栽植了許多垂柳、桃杏等樹木,此時這些樹木尚未發芽抽蕙,但因為人極多,並不顯出蕭條,反而枝枝椏椏上掛著好些不知道誰掛上去的花燈,平添幾分風致。
兩岸無數的燈火倒映在水麵上,隨著夜晚的波浪輕輕的晃動著,銀光粼粼,和著河水衝刷拍打岸邊的時大時小的嘩嘩聲,遠遠近近,是高低錯落的民居,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風情。
寬闊的河麵中間,停著一艘巨大的大船,穩穩當當,巋然不動,想必這便是等下放煙火的地方。
許多賞玩了花燈的人都來到這兒等待著放煙火,這沿河兩岸比燈市上還要熱鬧,人擠人,人挨人,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連置身於這樣的熱鬧之中,很容易令人忘記了身邊的事兒。
連芳洲聽到回答自己、跟自己說話的聲音有點兒陌生,嚇了一跳方赫然驚覺不知道什麼時候她竟然已經和連澤、方晴等人不在一處了。
“他們就在前邊不遠處,芳洲,你不會不記得我了吧!”男子輕笑的聲音溫潤如玉。
修長的身形,儒雅的氣質,貂絨鑲邊的寶藍金繡大氅更襯得他高貴無塵,一雙眸子溫情畢現,唇角的笑容似三月裏拂過柳梢的春風。
連芳洲怎會不記得他?她的心下意識的“咚”的沉沉一跳,沒來由的竟有些尷尬和慌亂。
“崔公子!”連芳洲微微一笑:“你也在這兒,怎麼在蘇府卻沒見你呢!”
崔紹溪笑了笑,他當然不會告訴她他撲了個空,跑到大房村去了,結果得知她來這兒看燈便又急匆匆的從大房村趕了過來,原就是從家裏直接去大房村的,並不曾到蘇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