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如夢初醒,便道:“那個連芳洲嘴巴太能扯了,我一時不留神就上了她的當!要不,我再回去說說去?”

“還去個屁呀!”二夫人氣道:“你回都回了,還怎麼去!人家肯搭理你才怪!”

說著又將齊氏罵了一頓,齊氏氣惱不已,忍不住把氣撒在周氏身上,回了自己院子嘀咕著:“慣會獻殷勤,腿腳倒快……”

三月十六,取名北京烤鴨店的十二家店鋪集體開張了。除了主賣烤鴨,還賣燒鵝和燒雞、鹽焗雞。

十二家店鋪分布在京城四個城區,鋪麵不大不小,青磚砌就的牆麵刷得雪白,後院除了一間小賬房,是堆放柴火、初步處理原料以及建著庫房堆放一些雜七雜八東西的地方。

至於宰殺,則每個城區另外單獨設有一處,斬殺清洗幹淨,一處處送到門店。

外頭便是對外售賣的鋪麵,樓上還有通鋪和隔出來的兩個小房間,供值夜的夥計住下。

鋪麵布局如同熟食店的樣式,砌著半人高的台麵,一樣樣擺放在上邊。她一狠心全都用玻璃做了隔斷,每日擦拭得幹淨透亮,客人購買的時候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隻不過玻璃稀罕金貴,為了防止晚間淩晨被人砸壞,這售賣的台子是砌在屋裏的,晚間外頭的通排門窗一關上,便可穩穩當當。

旁邊連芳洲還特意叫人做了個烤爐,四周用玻璃圍住,透過玻璃,客人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裏頭掛著的被烤得黃澄澄的冒著油誘人無比的烤鴨和那爐膛裏紅彤彤的火苗,權當博人眼球,看個新鮮稀罕。

至於燒鵝和烤雞,則在後院製作。

整個建築粉牆黑瓦,雙層門簷高高翹起,正中間懸掛著紅木框黑底金字的長方形匾額,上書“北京烤鴨”四個大字。

門窗屋簷梁柱等一切凡是需用上木頭的地方,全部都是原木色,一層又一層的刷了八層清澄的桐油,木頭本身的花紋便是最好的裝飾,看上去別具一格。

廊下,兩邊各懸掛著四個綴著流蘇的八角彩燈,簷上,則高高的挑著大紅色金線繡字的招牌旗,迎風颯颯。

這是標準店的樣式,今後無論在全國各地哪一處再建分店,都必須做到如出一轍。

如此用不了幾年,眾人隻要一看見這般模樣的門樓,便知是這麼一個店了。

這座重新裝修過的建築物甚是惹眼,也不知道惹了過往行人多少眼球和議論紛紛,隻是一直落著大鎖,誰也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直到三月十六這天早上,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招牌掛上,門店大開,眾人方知。

碧桃和春杏、紅玉領了連芳洲的命令,分別各在一家門店附近停下馬車,從車窗觀察。

見到鞭炮聲後越來越多的人上前圍觀進店,心中亦不由歡喜。

京城中還沒有哪一家店鋪如此大手筆的舍得用玻璃,還有那燃著火的烤鴨爐,眾人就是看熱鬧也得去看啊!

也是杏花村糕點鋪子賺了錢,連芳洲才舍得下這樣大的本錢。

杏花村糕點鋪開業之後,每家店每個月流水都有三四千銀子,過年那個月最少的也有六千五,多的近萬,先前投進去本錢基本上都回來了!她正琢磨著將櫃台也全部改成玻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