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盂蘭盆節前夕。
不光琅岐,在整個南海郡,這都是一個很受重視的大節日。
臨近節日這幾天,滿城到處都可看見各種香火、香燭、紙錢、荷燈、金箔紙、五顏六色的各種紙紮的花、爆竹等物品售賣。
盂蘭盆節這日,家家戶戶要拜祭祖宗、要上墳,還要在門口燒上大堆大堆的紙錢,插上香燭和大把大把的香火,以此祭拜逝去的祖先親人,以及施舍那些無處可去的孤魂野鬼,謂之積陰德。
到了晚間,還要去河邊點上荷燈,一朵盛開的粉紅的或白的盛開如一捧大小的荷花上,花蕊做成一個小小的平台用綠紙糊著,點上小小的一截蠟燭,放入河中,看它飄飄搖搖而去,載著萬千的鬼魂找到回家的路。
屆時,無數的人湧到河邊,千盞萬盞荷燈放入水中,隨波而去,河麵一片璀璨恰如星光點點,璀璨奪目,壯觀異常。
然而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紙錢燒成灰燼的味道和煙熏繚繞的香火的味道,混雜著不知從何處而起的時有時無的幽咽的哭泣聲,卻令人沒法兒將這壯觀的景象當做奇觀來欣賞,反而有種鬼影幢幢的感覺。
連芳洲因懷有身孕,不宜沾染這些事情,這幾日便都沒有出門。
當然,小錢管家也要主持此事,指揮著家人在府邸門口燒紙錢啊、插香火啊等等,也派了人去河邊點荷燈。
李賦在盂蘭盆節頭天一早便騎馬趕往琅岐,洛廣依然負責連芳洲和旭兒的安全,不可能離開,蕭牧等又各有任務,李賦便帶了參政,點了十二名親兵一同前往。
十來人都是大老爺們,一路策馬疾馳,下午太陽落山之前就進了琅岐州。
管著琅岐州的趙知州率人在城門口迎接,一番廝見寒暄,眾人說笑著一同進府。
知州衙門後邊的客房早已經準備妥當,李賦一行人占據了一個小院子,伺候的下人都是現成的。
趙知州領著李賦進了院子,來到廳上,接過丫鬟托盤上的茶親自奉給李賦,陪笑道:“今日大人趕路想必也辛苦了,大人便請早些歇著吧,下官就不打擾大人了,下官已經吩咐下去,晚飯的時候廚房會送了飯菜過來請大人自用!也讓大人自在些!明日晚上宴請二十多個部族、部落頭人們,還得靠大人威嚴坐鎮呢!唉,下官真是無能,這些年在這地兒消磨得真是什麼脾氣都沒有了!”
一席話過,李賦對這位趙知州倒生出幾許好感來,笑道:“你已經做得很好,琅岐州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民眾成分複雜,沒有釀成大禍、出大亂子已經算是好的了!想來這一陣為了明天的事兒你也累的夠嗆,好了,我這裏就不用留你了,回去吧!你回去也能自在些!”
趙知州一怔,兩人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是,下官先行告退。”趙知州笑吟吟的拱手施禮,倒退了幾步,到了門邊便轉身離去了。
參政詹大人不覺上前笑道:“這位趙知州向來是個擅長交際的妙人,大人覺得可還好?”
李賦點頭笑道:“果然是個妙人!”
說的詹大人也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