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他說了半天好話,好不容易才引出了葉芳璟“五千兩黃金,材料自備”的條件,芳璟少爺還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讓他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即使非常肉痛還是十分感激地答應了下來。

“還有一個條件。”芳璟少爺把手往後一伸,張無忌十分默契地摘下背後的千葉長生劍,放到了他戴著帥氣白手套的手裏。

“我要看看你的劍術配不配得上我鑄的劍,”葉芳璟站了起來,伸指一彈劍尖,看向了冷謙,“冷先生可以例外,你是從別人手裏獲得那把劍的,我就不管了,可是鐵冠道長你麼,要想讓我為你鑄劍,就得先拿出點實力來,而且看過了你的劍術,我才好決定給你鑄什麼樣的劍。”不這樣怎麼立威,怎麼顯得他的劍珍貴呢?

之前張無忌就覺得他這一招太妙了,每個來找他鑄劍的人都要跟他打一場,等那些人被他打敗了,消息傳出去,他的名聲就起來了——當然,這要建立在他能打贏人家的前提上。不過芳璟少爺很聰明的,他的小夥伴張無忌少年是本土人士,內功又深厚,完全可以感覺得出來來人的功力深淺然後告訴他——遞劍給他就是暗號,說明這人的實力是比不上他的。這樣他就沒有被打敗的危險,就不會泄露自己的底細了。這是初期的權宜之計,等到後期他估算出了自己和本土江湖人士的實力對比,他就能放開手腳自己決定了。

他的理由那麼正當,鐵冠道人自然隻有答應的份,而且毫無疑問地被他打敗了,最後帶著他列出來的材料清單,就馬不停蹄地去籌備黃金和鑄劍材料了。

經過和鐵冠道人的一戰,不單是葉芳璟確定了自己的實力,張無忌也知道了自己如今在江湖中是個什麼樣的水平,明教五散人算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那麼他們兩人便已經算是超一流的高手了。

這讓葉芳璟徹底放下心來,因為他跟鐵冠道人打的時候,都沒有出到一半的力,同時他也確定了一件事,他們大唐的武功拿到這個世界來,絕對是可以用來欺負大部分本土江湖人士的。

不過張無忌就沒有他這麼放鬆,因為張無忌的仇人當中也不乏超一流高手,當年逼死他爹娘想要找他義父奪屠龍刀的人當中,起碼就有好幾個,因此他又回山穀裏去努力練功去了。

時間飛逝,在葉芳璟來到元朝一年多後,他已經先後賣出了三四把劍,這也就意味著,他打敗了三四個在江湖中都算是名聲赫赫的一流高手,此外還打發過不少想用各種辦法來他的山莊偷劍的人,他建的這個藏劍山莊在江湖中已經快速地成為了一個新興的實力莫測的神秘勢力。而有了很大一筆本錢的芳璟少爺已經運用他豐富的經商手段,很是發了一筆大財。

張無忌的《九陽真經》最後一卷也終於完全練成了。

第八章 他姓葉

一年多的時間,看起來很長,可是葉芳璟忙著忙著也就過去了。在這一年多裏,他不但鋪開了很大的攤子,將自己的產業發展到了中原地區,還訓練出了一批忠誠可靠的下屬,盡管人數並不算特別多,但是已經能夠支撐起他的那些產業的運轉,讓他能夠安安心心在山莊裏當一個悠閑自在的宅男了——對於一個路癡來說,還有什麼事能比宅在家裏更舒服呢?

他一閑下來,就有時間折騰張無忌了。在過去的一年裏,他一直在忙著生意的事,也經常會出門——當然,必須是有人帶著的——而且還要調丨教下屬什麼的,沒多少時間跟他的小夥伴張無忌少年聯係感情,張無忌也因此就窩在山穀裏勤學苦練武功,終於把《九陽真經》的最後一卷練完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芳璟少爺也還是為張無忌做了不少事的,比如收拾一下朱武連環莊和昆侖派朱武連環莊就在昆侖山這一片,昆侖派更不用說了,雖然朱長齡已死,但是當年算計過張無忌的那些人,什麼武烈啦,朱九真啦,武青嬰啦,衛璧啦,還有昆侖派的何太衝和班淑嫻,這些人都還活得好好的。而且朱武連環莊的人聽說了他葉芳璟的名聲之後,甚至還曾經試圖用老辦法“美人計”來跟他套近乎,他們當然也想獲得一把削鐵如泥的神劍,可是他們又沒有那麼多錢,武功更是不算什麼,朱九真和武青嬰兩個女人就想故技重施,設計了好幾次“巧遇”。昆侖派的何太衝和班淑嫻比他們還要早找到葉芳璟,他們也是使劍的,又怎麼會不想要神劍?葉芳璟當然是拒絕的,結果這兩人竟然放出消息,說藏劍山莊葉芳璟勾結明教圖謀不軌什麼的——在現如今的武林,跟明教搭上關係的人自然都是魔頭了。

葉芳璟因為朱武連環莊算計張無忌的事情早就對這些人沒有什麼好感,而且昆侖派又得罪了他,他也早就想給這些人一些苦頭吃,不過他根本沒有親自出手,隻是“不經意”地讓仆人對著那些想要求他鑄劍的人露了一絲口風,說朱武連環莊妄圖用美人計來迷惑他為他們鑄劍,昆侖派惡意敗壞他名聲,那些人就主動出手收拾了一番那群人,逼得朱武連環莊眾人逃進了深山裏,昆侖派雖然是名門大派不好對付,但是總有些三教九流的人能用一些卑鄙的辦法也讓他們吃點苦頭——畢竟誰都知道葉公子每隔幾個月才有心情鑄劍,怎麼可以讓那些卑鄙小人搶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