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騰鼎力支持,新政在大宇順利推行。
官紳逆來順受,百姓拍手稱快。
轉眼間第一個五年計劃接近尾聲。
公立學校和醫院在城鄉都有,但在農村還是少數。
不過,普及早寫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腹稿中。
臨近臘月,百姓最忙。
他們忙著做兩件事,一件是賺錢,另一件便是花錢。
孟青雲自然也忙,他忙著為大宇規劃未來。
“孟相公,樞密使有請!”
這五年來,孟青雲主持革新,大宇發展有目共睹,孟青雲升至參知政事,屬於副宰相,也配得上叫一聲相公。
“少頃就去!”
孟青雲放下手中活計,隨後去了樞密院。
“樞密使出使毅朝回來後,看起來樣子大變。”
孟青雲見魯子騫紅光滿麵,精神煥發,不由開玩笑道,“莫非你老從毅朝帶回來了個人?”
“嗯?”
魯子騫一愣道,“這你都知道了?看來就沒有能瞞得住你的事,好吧,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老夫確實從毅朝帶來了一個人,之所以瞞著你是因為要和陛下商議,這事若是成,還要你從中幫攜······”
你說的啥?
孟青雲懵逼了。
他就開了個玩笑,說魯子騫從毅朝領來了個女子,補的神采奕奕,誰知人家承認了不說,還要和陛下商議。
不對啊!
一個女子的事,和陛下商議啥?
難道這個老不羞要休了老妻,重立新歡?
不可能啊!
正在這時,魯子騫讓所有人都出去,然後道:“出來吧!”
一個穿著大宇服飾的大胡子男子從裏屋出來,對孟青雲深深一躬道:“見過孟翰林!”
這人用的是老稱呼,還有點眼熟。
孟青雲仔細看了幾眼,突然道:“你是夏堅?”
那人欣喜若狂,頓時垂淚道:“孟翰林還沒有忘記夏某,夏某不勝感激······”
孟青雲忙握住夏堅的手道:“夏大使是孟某的朋友,就是化成灰,我也認識。”
兩國有文化差異,夏堅自然不知道化成灰的深層意思,還道是一種刻骨銘心的友誼,不由熱淚盈眶。
孟青雲這才明白,魯子騫出使後帶來的是夏堅,不是毅國小娘子。
三人重新坐下,魯子騫道:“夏大使,你把毅國情況給孟相公詳細說說。”
夏堅以前是毅朝常駐大使,大夥都叫習慣了,一時也改不過口。
“好的!”
夏堅道,“孟翰林,葉重元又開始滿天下狩獵了,他讓太子葉魯翰監國,其實葉魯翰就是毅朝的新皇帝,葉重元也似乎有禪讓的苗頭······”
“葉魯翰和他父親的做法截然相反,他大刀闊斧革新,葉重元知道後根本不反對,似乎在默許他這樣做······”
“葉魯翰首先放棄了嶺南和越州這兩個苦寒之地,陳兵邊境防禦,不再平叛······”
這事孟青雲很清楚。
如今的嶺南和越州已經屬於大宇地盤,楊凱和夏侯豹分別在二處任知州,這兩個大宇外姓郡王,原本是輝朝人,他們任職更能安定民心。
這是極度信任。
他倆的兒孫都在大宇任官,這麼做標誌大宇直接把他們當自己人看。
二人自當感激涕零,把二州治理好,報答皇恩。
而且大宇蒸蒸日上,他們哪有,或者說哪敢有反心。
誰勸他們造反,誰肯定挨刀。
不過從另一方麵說,葉魯翰也是個人物,他比葉重元懂得取舍。
放棄兩處拉低自己國力的包袱,集中力量搞建設,這才是有大局觀的帝王。
“葉魯翰頒布了一係列法規,比如稅賦減為以前的一半,女子年滿十四歲必須嫁人,年滿十五歲的男子必須成親,寡婦必須嫁人等等,若是違反,官府強製拉郎配······”
初聽起來十分滑稽,朝廷給光棍發媳婦,但細細想起來,足以表明葉魯翰絕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