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他,像是沒有聽懂這個問題。

他的嘴角微微牽了牽,又問了一句:“這個忙,你可以幫幫我們嗎?”

還沒等薛聆諾聽見自己的腦子是怎麼說的,口裏的回答就已經溜了出來:“可以。”

她被自己這兩個字輕輕嚇了一跳,臉不由自主地一紅。

尹導的目光似乎又柔軟了幾分。他順手遞過手裏的一本八開薄冊,對她說:“那請你先看一下劇本。”

看她訥訥地把劇本接過去了,他回身將欲走開,臨了卻又回過頭來,對她微微一笑:“謝謝!”

薛聆諾頷首,然後低下頭快速翻看起手裏的劇本來。

這個話劇叫做《時光倒流七十年》,開篇有編劇寄語,說明這個劇的靈感的確來自於那部同名電影,隻是這個故事在她心裏醞釀成型的時候,她還沒有看過電影,而單單是“時光倒流七十年”這個題目,就已經令她遐思萬端,於是就有了這個故事。

故事的梗概並沒有很新穎的地方,講的是一對深深相愛的人,當他們還很年輕的時候,男孩就患上絕症去世了。女孩一直孤獨地活著,在回憶日複一日的折磨與滋養下,漸漸地不再是女孩。七十年後的一個秋日,她忽然遇到了一個年輕人,與她那早逝的、卻是唯一的愛人一模一樣。這是一個輪回之後,上天終於將她等待終身的愛人送回到她的身邊。

在薛聆諾瀏覽劇本的時間裏,演員們索性停下來休息。肖默默已經重新加入了他們,薛聆諾隱約聽見她在對他們介紹自己,於是不得不時時抬起頭來,禮貌地回應那些投過來的或溫暖或好奇的目光。

這樣約摸過了二十多分鍾,她已經大致了解了配樂的脈絡,就站起來走到前麵去,對他們說可以開始了。

序幕音樂就是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的插曲《似曾相識》,因為劇本也和電影一樣,采取的是倒敘的手法,最開始就是年邁的老太太和年輕的小夥子相遇,那張似曾相識的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雖然是名曲,但薛聆諾並沒有彈過這一支。好在這早已是耳熟能詳的旋律,就薛聆諾的音樂功底,在真正看到之前就已經能大約估摸出樂譜;而她自來就有拿到一支譜子當即上手的能力,更何況這並不是一支難度高的曲子。

所以,她一坐在鋼琴前,柔婉地抬手,樂曲便如同深秋裏擁著清麗陽光的溪水那般潺潺地湧瀉而出。

大多數時間裏,她專注地抬頭對著眼前的樂譜,一邊速讀一邊憑借手指對琴鍵的熟悉,不疾不徐從容地盲彈。在座的人並沒有會彈鋼琴的,或者至少沒有功力及得上她的,所以此時見她一下子就開始了技巧純熟自然流暢的演奏,所有人都不由在心裏暗暗歎絕。

當然,薛聆諾本人並不知道這些,也不會想到這些。她需要專注在這份陌生的樂譜上,同時還要分心關注台上的劇情,使得樂音能配合上表演的節奏,當低柔時低柔,該消失的時候,即使譜還未完,也要自然地結束。於是她的臉龐始終正對前方,抬著眼睛盯住琴譜,並用餘光時時掃過舞台。

鋼琴擺在台前一個專門的位置上,側對著觀眾席。在尹嘯卿的角度,能看見薛聆諾略微側著的輪廓。

她整個人清瘦而素淨,長長的頭發紮成一條柔順的馬尾,額發斜梳在一邊,會隨著她彈琴的動作,偶爾輕輕地拂動。

而她那雙大大張著的專注的眼睛,映著舞台的光線,竟如同打上了藝術攝影的燈光,在頰上渲開一泓濛濛柔白的水光。

尹嘯卿忽然想起小時候一個漫長而寂寞的暑假,他每天在午飯時間聽電視裏播評書,那是一些發生在古代的故事。有一次說到一個美麗女子,評書先生形容道,她有一雙春水一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