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生,西川名士,皇叔之後,據西川多年,為本地豪強。
文生自幼好文墨,通詩詞,其祖上在西川玄門一帶很有威望,天下人盡知其為三國劉皇叔之後,崇敬有加。
文生八歲時,過目不忘,出口便成詩,更有一手丹青妙法,通音律之法,每有樂師奏錯半調,亦能指出,於眾豪強大族之中,雅名大頌,因而常被邀出入於觥籌交錯之景。
其父劉武有妻妾三十餘人,兒女眾多,唯寵文生,曰:“此子有妙才,日後可安邦,能振我劉氏基業。”
時逢,慕容北已定西川,劉氏已無力反之,唯有順從,其父欲振西川之心,唯有寄予文生。
此後,文生將其送往西川名人,拜各地明師,學成兵法、法家,通各家之長。
少陰年,慕容家廣納四海之才,聞文生有美名,又為了鞏固西川,特封文生為蜀候,可擁封地,不受雲都節製。
文生不僅擅長文墨,更是精通祖上遺法,使的一手龍鳳雙股劍,又有真龍之氣加身,在西川少逢敵手。
又文生重容顏、排場,講究皇族之風,每出行,必用王攆,侍女仆人雲影而從,聲樂伴之,西川人皆知。
少陰年,文生入雲都,慕容北見其儀表不凡,心中喜之,遂令其女慕容雪與文生交之。
文生愛文墨、山水,亦喜美人,見那慕容雪容顏秀麗,心神難耐,為其所惑,長居於雲都府。
無傷入西川之時,文生本知念關神江東之舊,該為兄弟,然其為慕容雪所惑,欲勾結殺手工會加害無傷,大戰於拈花寺。
無傷血戰文生,不分伯仲,兩者皆重傷。
文生重傷,龍氣被毀,雙股劍亦為黃泉刀所斷,心身遭受重創。回到軍帳之中養傷,並令人托信於慕容雪。
雪知文生難以再續大用,亦惱其無能,不能殺無傷,遂惡言向之,稱其乃虛名之徒,名不其實。
文生一向自傲,自認才俊無雙,與雪亦有真情。不曾想雪如此相待,心亦受重擊。
他自幼如天上之月,為天下人所捧,何曾受過這般奚落,頓時氣盛重傷吐血。
無傷知其被重創,念在有關神情義,遂開導。文生開悟後,看穿了慕容雪的真麵目,亦羞愧難當,自乃皇叔之後,卻如此齷蹉,悔不當初。
無傷與其、張十一結為兄弟,文生開悟後,知自身氣量狹小,難容於江湖,亦知此前,愛好風月,於國於家,於先祖無益處。頓生開闊心胸,歸於山林,清修精進之意。
無傷知其回頭,欣然大喜:“兄此去必然能得正果,昔日若我得天下,兄可掌西川,以爾才華,教化世人。”
文生曰:“若賢弟統天下,我必洗心革麵,以清仁之心,為賢弟永固西川大地。”
遂令十一隨無傷,自行歸隱。
文生隱匿於峨眉山,每日參禪,方知過往虛名盡無實,大丈夫即為皇族之後,當立大誌,遂於山中苦修功法、心境。
及至慕容羽統西川之時,有人勸文生出山,文生此時參禪修道已有小成,入雲都,三日則歸。
慕容羽見其人、氣如煥一新,驚其祖上雄光再現,遂以美色、金銀、歌舞強留文生,三日內,日夜大宴,亦遣衛士看管,暗中有不能用即殺之心。
文生早已有參透之能,也不點破推辭,每日大醉,然三日後,待慕容羽稍懈,離雲都。
旁人問:“西川王善待你,何不為其所用,隱沒豈不是辜負滿腔才華。”
文生笑曰:“慕容羽表麵仁義,實則虎狼之徒,南有古巫動亂,其人雖然富貴,但命相淺薄,必是夭亡之象,壽若過三十,蒼天不容。”
其人皆不信,眾所周知,慕容羽有大神通,何是三十之數?
及慕容出西川入長平,妄圖得到長安君,挾天子以令諸侯,文生夜觀天象,見有北漠狼星墜落,歎曰:“果不過三十之數,慕容此去必亡,想也是一代豪傑,長平凶地葬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