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欒瑾羲想的也沒錯,畢竟想要修煉起碼要看得懂修煉法訣對吧。於是欒瑾羲開始了每天花修煉一個時辰《引氣訣》、一個時辰《印神訣》,剩下的十個時辰則用來睡覺的生活。

說起這個引氣入體法訣的選擇可是很有講究的,好的法訣不但能吸收更多的天地靈氣,更重要的是能將吸收的天地靈氣煉化得更加精純。而靈氣的多少和精純程度則是判斷一個修士修為高低的重要標準,所以一部好得引氣入體法訣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

欒瑾羲當時耗費了整整一天的清醒時間來挑選法訣,終於在一大堆花裏胡哨的法訣中選擇了其中最平凡的《引氣訣》。為什麼說它平凡?因為《引氣訣》是修真界最爛大街的一部法訣,可以說是修士的入門法訣,在修士的坊市裏五塊下品靈石就能買到一本。不過欒瑾羲找到的這部《引氣訣》既然是渡劫期大能的傳承,自然不是那種爛大街貨。

《引氣訣》源自洪荒之後的第一個紀年代,當年的《引氣訣》可是被譽為最接近地階的玄階法訣。之所以不是地階,是因為它隻是單純的引氣入體訣,並沒有像其他地階法訣那麼強大的威力。可是大家都明白,隻有基礎紮實,才能在道途上走得更遠,於是《引氣訣》在當年又被譽為次地階法訣。然而,身為高階法訣的《引氣訣》並沒有像其他法訣一樣隻有很少部分人有緣才能修煉,在當年可是所有修士人手一份,這也是它被譽為次地階的原因之一。

《引氣訣》大範圍地流傳,結果可想而知。第一紀年代時期飛升人數可是現在的百倍之數。不過在第一紀年代和第二紀年代交替的那場混戰中,《引氣訣》開始逐漸消失於修真界,現在廣為流傳的不過是後代大能根據史書上的隻言片語,重新撰寫的山寨貨而已。

當然,欒瑾羲得到的這個《引氣訣》自然也不可能是當年的《引氣訣》。傳承裏的這份《引氣訣》是混沌真人在一個飛升前輩洞府裏偶然得到的一個機緣。那位前輩曾經有緣一睹當年正版《引氣訣》的前半部分,當場頓悟並續寫出了後來混沌真人在他洞府裏找到的這份《引氣訣》。

欒瑾羲修煉的這份《引氣訣》上半部分的真引氣訣,講的是如何將天地靈氣吸納進體內,並且對其進行煉化提純,而後引入丹田;下半部分的續引氣訣則是講如何讓吸入丹田的靈氣自行運轉,化為己用。雖然那位前輩續寫的部分比之其他引氣入體的法訣要高明許多,但欒瑾羲並不打算修煉引氣訣的後半部分,因為他有一個大膽的打算:他要把五行陰陽陣搬進丹田!

這個想法自從他發現自己吸引的天地靈氣竟然有黃、藍、綠、紅和褐色五種顏色之後就不可遏製地在心中瘋狂生長起來。因為那五種顏色分別對應的是金、水、木、火和土五種靈氣,說明他的資質是五靈根,可以自行吸納天地中的五種靈氣。

如果再加上陰陽二力,在丹田裏擺個五行陰陽陣妥妥的!當然,在這之前欒瑾羲也仔細考察過了,自己並不是傳說中的五行混沌靈根,因為每次吸進體內的靈氣都是藍色和綠色居多,而黃色甚至連藍色的一半都不到。對於這個事實,欒瑾羲還失落了一陣,不過也僅僅是一陣而已。因為如果真的把五行陰陽陣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