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禮拜香波(1 / 2)

頓珠奔森還在敲打人頭鼓。這時候他已經回到念青唐古拉山,正在走向香波大雪山上的香波寺。他敲出了遼闊藏北的第一場大雪,輕悠悠的晶體紛紛揚揚,迷亂了天光和人的視線。

三天以後他到達香波寺。他看到太陽出來了,地上縞白一片,耀眼的雪光潮汐一樣來回奔湧,到處都是眯著眼睛看世界的喇嘛和朝聖者。他走進神祖辛饒米沃且大殿一側的僧房,看到正在床榻上生病的多吉蘭占大喇嘛,第一句就是:尊貴的大喇嘛,我回來了,人頭鼓我還敲不敲了呢?多吉蘭占說:敲啊,敲啊,現在更應該日日夜夜地敲了,等你不敲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人世了。

多吉蘭占大喇嘛的生命維持到了1967年春天。這個季節,舊雪消融了一些,新雪又開始出現,似乎白色已是永恒的覆蓋了。人們迷茫著,也緊張著--多吉蘭占大喇嘛圓寂了,毛主席的紅衛兵來到了香波寺,人頭鼓想敲也敲不成了。

敲不成的原因是紅衛兵把人頭鼓拿去演出一台四海翻騰雲水怒的節目,演到最後要把牛鬼蛇神押上台時,人頭鼓破了,父鼓和母鼓一起破了。破了的人頭鼓被紅衛兵丟棄在了雪地上,好幾個月都沒有人管。後來,牛鬼蛇神被驅散了,包括十萬獅子化身的頓珠奔森在內,僧侶們被迫離開了神住的香波大雪山,古老的曾經容納過兩千喇嘛的香波寺,隻允許留下一個十二歲的小喇嘛看守。小喇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雪地上抱起了人頭鼓,但是,隻剩下一麵了,另一麵母鼓失蹤了。

路在草原上隨便延伸著。霍爾琴柯帶著我們來到一個叫作巴青的地方,在一頂他熟悉的帳房裏,住了一宿,吃了一頓豐盛的藏式早餐,然後就握手相別。霍爾琴柯要去昌都辦事,完了再回拉薩。而我們要去的,是當雄草原了。

老護法頓珠奔森一點也不在乎我們的分別,他吃飽了飯,就圍繞著汽車打主意:這裏麵到底有什麼呢?沒有什麼,沒有什麼--他放棄了霍爾琴柯的本田,放棄了劉國寧開的切諾基,最後趴在了北京吉普的車頭上。他斷定那個吸引他的磁性的東西就在這裏頭,他唱著什麼,說著什麼,覺得那東西聽到了就會發出一樣的聲音,如同人跟人打招呼:你好。對方肯定也會說:你好。

張文華走過去,站在他身後,不可索解地搖搖頭,說:你又在找東西了,或者你要找的東西就是汽車?

老護法點點頭。

張文華又說:那你就坐這輛車吧?

老護法又點了點頭。

再次上路的時候,老護法坐在了北京吉普王瀟瀟的身邊。而他要找的東西就在他身後,和他僅僅隔著一層座椅的靠背。他更加坐臥不寧了,不停地回頭看著。

王瀟瀟說:你找什麼呢?是不是冷了想穿皮大衣?

老護法頓珠奔森望了一眼包裹著人頭鼓的皮大衣,猶豫著搖了搖頭。

當雄草原到了。我們一眼就看到那麼多戴著冰帽子的大山早已排好了隊,在靜候我們的到來,這就是念青唐古拉山。

香波大雪山在念青唐古拉山群的懷抱裏,那兒離海拔七千一百一十七米的主峰不到一百公裏。傍晚,當我們走近它的時候,遠遠看到山腰裏坐落著一座氣象宏偉的建築,問了老護法頓珠奔森,他激動地說:是啊是啊,那就是香波寺,香波寺到了。

後來我了解到,香波寺原來是座古老的莊園,莊園的主人、多吉蘭占大喇嘛的祖先貢巴薩吉是個執著的苯教咒師,因為信仰蓮花生,率領全家入了佛教密宗之門,以後又把莊園改造成了一座寺院,並捐獻給了甘丹寺。甘丹寺隨即設立了香波屬寺,封貢巴薩吉為寺主,允許子嗣,並受甘丹寺的保護。所以我們看到的香波寺完全是一座莊園式建築。

這座莊園式建築的圍牆用石頭砌成,塗成紅色,牆體上方有一條白色的飾帶。圍牆依照地形起伏蜿蜒,遠遠看去,好比一條劃分地界的長城。順著草木茂盛的溝壑進去,右邊平緩的山坡上即是寺院大門。門是木質雙開的,足以容納四匹馬並排出入。門上是一層四方四正、紅白相間的頂蓋,高出圍牆兩公尺有餘,恰似一張彩傘傲慢地聳立在風雨之下。

門內依山勢建有一座四層的石頭碉房,形如一座塔,下麵闊大牢靠,依次傾斜著排列上去,最高一層即是靠近山頂的平台,平台上紮著黃色帳篷。每一層碉房都用石灰粉刷得潔白耀眼,房頂是一層棕紅色的蓋瓦,形成一溜兒穩實可靠的房簷。簷下是一排窗戶,每個窗戶都有紅土染成的鑲邊,鑲邊內是九個木頭隔成的方塊,上麵糊著一層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