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對策】

怎樣幫孩子初步認識“我”

首先是積極回應孩子的行為。在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孩子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區分自我和他人上,並且在小腦袋裏慢慢勾勒出一個最初的朦朧的自我形象。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麵鏡子,爸爸媽媽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對他們而言尤為重要。爸爸媽媽要對孩子的行為變化作出積極反應,幫助孩子形成人我關係的反射。比如,孩子咬自己的小手,拍打媽媽的臉的時候,媽媽要給予恰當的回應,讓孩子了解到,這是寶寶的小手,這是媽媽的臉。

其次是引導孩子多照鏡子。鏡子是個奇妙的東西,媽媽抱著孩子在鏡子前,孩子會好奇地用小手去抓鏡子裏的“寶寶”,這時媽媽可以鼓勵他去做。然後問:看看這是誰啊?哦,怎麼寶寶和鏡子裏麵的寶寶一個樣子啊?孩子嚐試幾次後會慢慢地發現,鏡子裏的“小人兒”和自己總是同步的,會逐漸地明白那個就是自己的影子,從而從感性上建立自我的表象。另外給孩子看看他自己的照片,並且在看的同時啟發孩子:這個漂亮的寶寶是誰啊?這樣,不僅強化了孩子的自我形象,也將媽媽的評價傳遞給孩子。孩子會把這看成快樂的遊戲的。

再次是父母經常揉摸孩子。揉摸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感受。媽媽要經常揉摸孩子的小腿、小腳,一邊揉摸一邊念叨:媽媽給寶寶揉揉小腿,寶寶好舒服啊,看看寶寶的小手,來寶寶自己看看。同時輕輕地揉搓孩子的掌心,讓孩子將媽媽的聲音與自己的感受聯係起來,逐漸形成這樣的印象:噢,原來這種感覺是來自我自己的,這個小手和小腳就是屬於我的身體的。

最後是教孩子說自己的名字和“我”。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也是同語言發展相聯係的。所以父母應該結合語言發展,教孩子盡早學會說自己的名字,進而學會說“我”。我們已經知道了說“我”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學會說自己的名字之後,就應該及時引導孩子說“我”。當然,不能著急,應該因勢利導。比如,把“媽媽給曉歡拿”,說成“我給你拿”。孩子說“曉歡喝水”,引導他說“我喝水”。慢慢地,孩子學會說“我”,自我意識就會有明顯的提高。

【心理對策】

怎樣幫孩子初步認識“我”

首先是積極回應孩子的行為。在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孩子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區分自我和他人上,並且在小腦袋裏慢慢勾勒出一個最初的朦朧的自我形象。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麵鏡子,爸爸媽媽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對他們而言尤為重要。爸爸媽媽要對孩子的行為變化作出積極反應,幫助孩子形成人我關係的反射。比如,孩子咬自己的小手,拍打媽媽的臉的時候,媽媽要給予恰當的回應,讓孩子了解到,這是寶寶的小手,這是媽媽的臉。

其次是引導孩子多照鏡子。鏡子是個奇妙的東西,媽媽抱著孩子在鏡子前,孩子會好奇地用小手去抓鏡子裏的“寶寶”,這時媽媽可以鼓勵他去做。然後問:看看這是誰啊?哦,怎麼寶寶和鏡子裏麵的寶寶一個樣子啊?孩子嚐試幾次後會慢慢地發現,鏡子裏的“小人兒”和自己總是同步的,會逐漸地明白那個就是自己的影子,從而從感性上建立自我的表象。另外給孩子看看他自己的照片,並且在看的同時啟發孩子:這個漂亮的寶寶是誰啊?這樣,不僅強化了孩子的自我形象,也將媽媽的評價傳遞給孩子。孩子會把這看成快樂的遊戲的。

再次是父母經常揉摸孩子。揉摸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感受。媽媽要經常揉摸孩子的小腿、小腳,一邊揉摸一邊念叨:媽媽給寶寶揉揉小腿,寶寶好舒服啊,看看寶寶的小手,來寶寶自己看看。同時輕輕地揉搓孩子的掌心,讓孩子將媽媽的聲音與自己的感受聯係起來,逐漸形成這樣的印象:噢,原來這種感覺是來自我自己的,這個小手和小腳就是屬於我的身體的。

最後是教孩子說自己的名字和“我”。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也是同語言發展相聯係的。所以父母應該結合語言發展,教孩子盡早學會說自己的名字,進而學會說“我”。我們已經知道了說“我”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學會說自己的名字之後,就應該及時引導孩子說“我”。當然,不能著急,應該因勢利導。比如,把“媽媽給曉歡拿”,說成“我給你拿”。孩子說“曉歡喝水”,引導他說“我喝水”。慢慢地,孩子學會說“我”,自我意識就會有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