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在城外高位處安置一些帳篷,供那些流民們可以休息,還有搭建施粥台,讓他們不會餓死,還有,派幾個大夫出去,將那些流民裏生病了的人治一治。”晴寧暫時隻想到這些,因為這些比較急。
趙元貴聽了,心說,要是隻是幫著點城外的流民,這倒不是什麼難事,隻不過,他擔心的是,要這樣照顧那些流民多久?
“這要進行多久?”趙元貴問道。
要是一直讓那些流民們白吃白喝下去,也不是什麼好辦法啊!
“先把城外那亂轟轟的情況治理了再說,我會在南方待很久,直到水潮退卻,大河堤壩重新修建好再回京城去!”晴寧說道。
她來之前,並沒有想到這邊的情況有這樣嚴重,這還隻是青城,不算受災嚴重的地方,都已經亂成了這樣,瀾城與錦城的情況,肯定會更加的嚴重。
每年一有水患都要這樣的話,那長久下去,這國庫怕是都要填不過來。
這些人聽到晴寧還要等大河堤壩修建好了再回去,心裏都打起了小九九。
承包大河堤壩可是可不小的工程,聽說皇上這一次撥的賑災款,就有三百萬兩,已經是一筆巨大的數額了。
那用在修建堤壩上,肯定用的不少。
如果這一次能夠討好了公主,把那大河堤壩的活給攬到,那到時候還不是賺個滿盆缽。
“公主,草民願意給公主排憂解難,對安置城外那些流民們事宜,捐贈白銀五百兩!”其中一個看起來瘦高眼神猴精的男人站出來朝晴寧抱拳說道。
這麼快就有人願意捐贈,還讓晴寧有些意外。
她本以為這些人,都是貪圖利益的很,不願意真的捐助的,來這裏這麼快,多半還是因為她之前說的,會給捐贈之人個職位的。
但她還隻是說了這麼幾句話,他們就立即轉變了態度,莫非是因為她剛才說了堤壩的修建事情?
果然啊,還是有利益的驅動的,才讓他們殷勤。
不過有她在,誰也別想從修建堤壩這裏,來賺什麼利益。
“很好,你叫什麼名字?”晴寧對那個人問道,語氣充滿鼓勵。
“草民姓李名德。”那李德見晴寧顯得高興,立即報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晴寧能夠記住。
五百兩對於李德來說,並不算多,畢竟他們能夠被李知府請到這裏來,大都是家底豐厚的,他們每年貢獻給李知府的錢,都不止這個數。
“很好,小夕,你拿紙筆來,把名字與捐贈數額記下!”晴寧對小夕吩咐道。
小夕立即點頭,把早就準備的文房四寶擺上,不等小夕來記,淩冽就已經主動拿了筆,來記下。
有了一個開頭的,其他的人,生怕落下,好處都讓前麵的人給謀劃了去。
“公主,草民也願意捐贈,草民捐八佰兩!”又有人要捐。
“好,大家排個隊,把數額與名字留下,本公主派人去你們府上取,或者你們派人送來也行。”晴寧對於這些人的主動配合,心裏很是滿意。
她把自己的金牌再次拿出來,擺在桌子上,讓那些報下數額的富商們,能夠瞧到。
“我打算在城外高位處安置一些帳篷,供那些流民們可以休息,還有搭建施粥台,讓他們不會餓死,還有,派幾個大夫出去,將那些流民裏生病了的人治一治。”晴寧暫時隻想到這些,因為這些比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