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劉營騎著那輛新買的自行車高高興興地去上學,鏈條卻忽然落了下來,她又不會修,附近也沒有修車的地方,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這時,不知從哪兒來了一位叔叔,他看到劉營著急的樣子對她說:“車壞了,別急,我來幫你修車。”那位叔叔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終於把車修好了,而他過後隻是微微地一笑,就消失在人群中了。這是一種陌生人的愛。

愛無處不有,愛無處不在。愛是一首協奏曲,它需要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別人的心,以自己的愛去尋求別人的愛。要想讓孩子懂得愛,首先要讓孩子給予愛,要想讓孩子給予愛,首先要讓孩子看到無處不在的愛。

情商關係孩子未來的成敗與幸福

孩子的情商關乎其未來的成敗與幸福。作為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智商的同時,更應該培養孩子的情商。

情商(EQ)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係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感智力》一書中提出的。所謂情商,其實指的就是情感智力。“EQ”是“情感智力”的英文縮寫,指有著良好的道德情操,有樂觀幽默的品性,有麵對並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它也是一種自我激勵、持之以恒的韌性,是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是善於與人相處、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一種能力。簡而言之,它就是指人的一種情感和一種社會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內容。

隨著世界步入網絡時代,人際交往的增多,情商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它被人們普遍認為是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丹尼爾教授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IQ)的優劣占20%,情商(EQ)的優劣占80%。情商包含著三方麵的內容:一是正確表達和適度控製自己情感的能力;二是理解和接納他人情感的能力;三是與他人交流情感,以自己情感影響和感染他人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情商發展的第一所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重視對孩子的情感教育,引導孩子努力提高情商,懂得愛自己和愛別人。在家裏,孩子們將學到許多基本信息知識,比如他們的自我觀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覺,如何洞悉別人的情緒及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根據研究顯示,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對子女的情感世界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因此,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父母必須力爭做到以下幾點:1.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用榜樣的力量去塑造孩子。

2.父母要用好的情緒影響孩子

孩子的情緒往往受父母的影響,平時在生活中,父母要用熱情、豁達、樂觀、友善等好情緒對待孩子和他人,控製住自己不好的情緒,這樣孩子才會具有活潑、大方、快樂、關心他人的優良情緒和性格。同時父母還要及時排除孩子恐懼、抑鬱、悲傷、憤怒等不易被社會接受的壞情緒。父母還要讓孩子懂得:應該在什麼場合,用什麼樣的情緒,以便讓孩子能自覺地掌握,逐漸形成自我控製情緒的能力。

3.要注意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

父母要與孩子做一些心靈溝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對於孩子的要求,隻要是合理的、能夠滿足的,父母應該盡量給予滿足;不合理的、不能滿足的,則要向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滿足的道理。父母千萬不能不關心孩子的痛癢,也不能讓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動輒訓斥、打罵,壓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父母應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的流露,並要了解它產生的原因,需要解決的,應及時加以解決。

4.每天和孩子保持溝通

每天和孩子聊天10~20分鍾。為了避免拘束,可以采用共同的遊戲、文體活動,或者是在睡前陪伴孩子一會兒。父母要創造輕鬆活潑的氣氛,保持樂觀、平和的心境,創造一種輕鬆溫馨的氣氛,使孩子願意說出想說的話。

5.要為孩子創造各種人際交往的條件

如果家裏來了客人,父母可以讓孩子相識相伴、沏茶接待。父母也要適當地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聚會、晚會,讓孩子見見各種場麵,學習與各種人打交道。另外帶孩子上街時,要鼓勵孩子問路。乘車、進公園、購物等,都可由孩子付費。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當了小幹部,都要予積極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