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救愛妾三桂借兵 殺宮眷崇禎殉國(2 / 3)

不一會,宮女報說:皇後吊死了!皇帝急急進去看時,已是斷了氣。皇帝隻說得一個好字。那公主在一旁哭著。這位公主年紀十五歲,長得沉魚落雁的容貌;皇帝覷她不防備的時候,便拔下佩刀來,把袍袖遮住臉兒,一刀殺過去,斬斷了公主右麵的臂膀。公主倒在血泊裏,輾轉呼號,皇帝一麵抹淚,一麵說道:“誰叫你生在我們帝王家裏呢?”袁貴妃聽了,便對皇帝拜了又拜,解下腰帶來,便在皇帝跟前上吊,才把身子吊上,那帶子忽然斷了,袁貴妃又醒過來。皇帝便擎起刀來,在貴妃肩上狠命的砍了幾刀,才死去。皇帝收了佩刀,慌慌張張的夾在兒個皇宮太監裏麵,擠到東華門口,被兵士們攔阻住,又折到齊化門朱純臣家裏,又被看門的攔住,不放進去。急轉身走到安定門,那城門關得鐵桶相似,也不得出去,皇帝歎了一口氣,又折回宮來。這時皇帝身上穿著藍袍,在街道上走來走去,也沒有人認識他。到十九一清早,內城也被賊兵打破了,皇帝悄悄地一個人走上煤山去,在壽皇亭裏坐下。一陣陣喊殺聲音,傳到皇帝耳朵裏,皇帝連連歎了幾口氣,便拿起案頭朱筆,在衣襟上寫了幾個字,解下袍帶,吊死在亭子裏。待到李自成打進宮來,有一個太監名叫王承恩的,在宮裏四處找尋皇帝。找到壽皇亭裏,見皇帝高高吊死在窗檻上,散著頭發赤著左腳,右腳穿著朱履。再看那衣襟上寫的字道:

膚自登極十有七年,逆賊直逼京師,膚雖薄德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聯也!膚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可去聯之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膚屍,勿傷百姓一人!

那王承恩讀過皇帝衣襟上的遺詔,不禁嚎啕大哭。對皇帝的屍身拜了八拜,說道:“萬歲在陰間慢走,奴才來了!”說著,也在腰間解下一條帶子來,吊死在皇帝腳邊。

破城的時候,崇禎皇帝獨自一人升殿,跟前一個太監也不見,皇帝便下殿來,自己打鍾,打了半天,也不見一個大臣到來。後來李自成進宮,坐在金變殿上,打起鍾鼓來,便有成國公朱純臣領了合朝文武大臣,上殿來拜倒在地,口稱:“新皇萬歲!”李自成查問時,隻有範景文、倪元璐幾個大臣盡忠的。又查問崇禎皇帝的下落,大臣們都不知道。後來在煤山上尋得皇帝的屍身,問那看管壽皇亭的小太監時,那小太監把皇帝臨死的時候的情形和王承恩殉難的情形,一一說出來。李自成吩咐卸下一扇宮門去,把皇帝的屍身抬來,用柳木棺草草收鹼,丟在東華門外的篷廠裏。每天隻有三四個老太監看守著。李自成住在宮裏,每天自有文武百官去上朝,卻沒有一個去拜皇帝棺木的。

那時陳演、魏藻德、張若麒、梁兆陽、楊觀光、周奎一班明朝的奸臣,都因趨奉李自成,得了大官。還有吳三桂的父親都指揮吳襄,也投降了李自成。

吳三桂有一個愛妾,名陳圓圓的,原是外戚田蜿家的歌姬,長得和出水芙蓉一般。吳三桂在田碗家吃酒,一見傾心,向田碗取來,十分寵愛,天天摟在懷裏,喃在嘴裏。因受了皇上的旨意,帶兵往山海關駐紮;怕陳圓圓嬌嫩皮膚,受不住關外風沙,便把她寄在京城父親家裏。待到李自成攻打北京,吳三桂封平西伯帶兵回京,才走到豐潤地方,便得到京城陷落的消息。打聽得他父親吳襄,也投降了賊人,連他愛妾陳圓圓也被賊將劉宗敏擄去轉獻給李自成享受。這怎麼叫吳三桂不惱?他便一麵率領兵士,晝夜兼程,殺進京去;一麵又打發副將葉禹鍾到關外來討救兵。

當下多爾袞間明白了來蹤去跡,深中下懷。便立刻催動人馬,軍前豎一麵大旗,上寫著“仁義之師”四個大字,耀武揚威的殺進北京城來。平西伯的兵隊領路,走在前麵。李自成聽說滿清兵到,慌得他逃出武英殿,擄著明朝的太子和兩位王爺,向西逃去。吳三桂追上前去,殺死他父親吳襄,問陳圓圓時,已被闖王李自成擄出城去。吳三桂又向前追趕,在釋亭裏遇到陳圓圓,獨自一人坐著。吳三桂見了,真是悲喜交集;吳三桂既得了他心上的人兒,便也無心去追趕,回進京城去,那多爾衷已是老實不客氣的高坐在武英殿上,受百官的朝賀了。

睿親王一麵收拾宮殿,一麵親自寫了一封奏折,打發輔國公屯濟克和托,固山額真何洛會,到盛京去迎接兩宮進京;一麵又派明朝降臣金之俊,修理從山海關直到北京的官道,沿路蓋造行宮。睿親王在盛京的時候,和皇太後是天天見麵親熱慣的,如今兩處離開,不由得他天天盼望,夜夜思量。直盼到九月二十,順治皇帝陪皇後進北京城。多爾袞傳集了滿漢文武大臣,全身披掛,出城九裏,恭接聖駕。隻聽得九聲炮響,前麵金鼓儀仗,龍旗盔輿,一隊隊的藍翎侍從,夾護著龍車。車子裏一個豐頤盛箭的太後,懷中坐著一個七歲的天子。龍車由永定門進大清門,沿路家家擺設香案;人人在窗戶內偷看,禦駕進了紫禁城,文武大臣一齊退出;隻有攝政王一人,隨駕進宮。順治、太後進了慈寧宮,略略休息一會,便傳多爾袞進去。兩人久別重逢,自然有一番情意,直談到傍晚,才退出來,回到私邸裏去。這時小玉妃和豪格的福晉,也跟著進京來。多爾袞回府去和小玉妃說笑了一會,又和二十個侍妾周旋一會,便溜進侄兒媳婦房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