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鬥法術計收血滴子 換嬌兒氣死陳閣老(1 / 3)

卻說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依舊是皇太子胤礽監國。那直郡王胤褆、雍郡王胤禎,心裏實在十分妒忌,他兩人暗地裏派兵遣將去行刺太子,已有許多次了。都因東宮保護的人多,不曾遭他毒手。每一次,兩邊白送了幾條好漢的性命。胤礽心中把胤禎恨入骨髓,拿了重禮在外麵請了許多有法術的道人來,在東宮作起法來,要收拾胤禎的性命。在胤禎王府中搜羅的法士也不少,東宮每一次行法術,都被雍王府中的法士破了。後來太子從江西地方去請得一位鐵冠道人來。這道士有一條法器,真正了不得,那法器又名“血滴子”,是一頂鐵打成的帽子,鐵冠道人念動真言,這血滴子便飛起半空,飛到仇家去,在那仇人頭上一套,立刻把頭割下來,收在帽子裏,向空飛回去。那沒了頭的人,頸子裏也不淌一滴血出來,所以稱做“血滴子”。那血滴子來時,任你千軍萬馬之中割取人頭,悄悄地來,悄悄地去,又快又無聲息,一霎時頭不見了,叫人防不勝防。

雍王打聽得這個消息,心中十分害怕,當即和幾位教師喇嘛商議。內中一位喇嘛和尚說道:“那鐵冠道人除非請俺大喇嘛來不能製服。”雍王聽了,便親自到雍和宮去求大喇嘛,那大喇嘛起初不肯,後來經雍王許他事成以後有種種利益,大喇嘛便帶了法器到雍王府中,光拿出一片貝葉來,囑咐雍王蓋在頭頂上,上麵又拿帽子壓住。這貝葉法力無邊,可以抵得住血滴子。大喇嘛又在雍王臥房外麵收拾一間淨室,日夜在屋子裏打坐守候。雍王原也有四位妃子。他元妃是鈕鑽祿氏,和雍王十分恩愛,如今見丈夫有難,便天天在雍王身邊陪伴著。

這一天夜靜更深,鈕鑽祿氏正和雍王並頭睡在一個枕頭說話,忽然見帳門外飛進一團漆黑的東西來,在雍王頭上一砸。幸而雍王頭上的貝葉早夜不離,那法器不能傷得雍王的性命。鈕鑽祿氏在一旁看了,不禁大聲叫喊起來。外麵大喇嘛聽得了,忙搶出淨室來看時,隻見那法器正從雍王臥房中飛出來。大喇嘛手快,忙脫下自己身上的架裝來,向那法器一罩,好似網魚一般,把那法器網在架裝裏麵。

這時,早已驚動了合府的人,大家趕進院子來請雍王的安。雍王額上被那法器磕碰受了傷,還掙紮著起來,大喇嘛送上那血滴子,說:“這是殺人唯一利器。王爺留著,將來可以製伏天下。”雍王看時,見那血滴子原是一頂鐵帽子,黑漆一團,寒光四射,看了不覺膽寒。第二天,直郡王胤褆得了這個消息,忙趕來看望。胤禎把詳細情形說了。胤褆看看沒有人在眼前,便拉著胤禎的手到一間密室裏悄悄說:“俺現在從蒙古請到一位喇嘛,名巴漢格隆的,他道術很高,能夠拿詛咒鎮壓人。如今我把太子的庚八字打聽明白,寫著紙條兒,藏在草人肚子裏,一麵請巴漢格隆立起法壇,念動咒語,七日七夜,那太子在東宮便發起瘋癲來,從此不省人事。到那時,他也做不成太子了,以後你我二人,無論誰做了太子,都可以商量。”胤禎聽了,忽然又想起一條計策,便和胤褆如此如此說明,當時便把大喇嘛請來,悄悄的送他兩千兩銀子,托他如此如此行事。

過了幾天,太子看著鐵冠道人不能成功,心中不覺納悶。又過了幾天,太子覺得昏昏沉沉的害起病來。起初還是乍寒乍熱,不十分沉重;後來索性發起狂熱來,滿嘴胡說,兩眼如火,見人便打。東宮裏上上下下的人,都慌張起來。相國張英便去請了國師來替太子治病。那國師早已受了大喇嘛的賄賂,便拿兩粒阿肌酥丸給太子吃下。睡了一夜,那病勢果然減輕,隻是犯了淫病,他終日和一般妃殯廝纏著,還嫌不足,見了略平頭整臉些的宮女,便用強力奸汙。胤褆、胤禎得了這個消息,便個個帶著自己的福晉到東宮去請安。誰知那太子見了他兄弟兩人,一句話不說,隻是眼睜睜的向他嫂嫂素倫妃子和弟媳鈕鑽祿氏看著。看到出神的時候,他伸著兩臂向鈕鑽祿氏撲去。鈕鑽祿氏身子靈活,躲避得快;那素倫妃子,卻被太子攔腰緊緊抱住,任你如何掙紮,休想逃得脫身。胤褆看了,不覺大怒,上去用力一推,把太子推倒在地,氣憤憤的拉著他妃子走出宮去。照胤褆的意思,要去奏明父皇;後來還是素倫妃子勸住說:“父皇從江南回來不多幾天,且耐著這口氣,過幾天,待父皇閑暇時候,再奏明不遲。胤褆聽了他妃子的話,暫且把這口氣忍耐著。”

忽然關外接連報到軍情,說俄羅斯人帶了大隊兵馬,打進蒙古地方來。康熙皇帝便下諭派都統公彭春等督兵到愛揮地方,會同薩布素兵隊直攻雅克薩,打破雅克薩城,和俄羅斯人訂約講和。日子隔得不久,又報到軍情說,蒙古噶爾丹部聯合俄羅斯人造反。康熙皇帝便封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同皇子胤褆出古北抵敵了;封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率同簡親王雅布出喜峰口抵敵。誰知噶爾丹的兵十分繞勇,他攻破了阿拉尼的蒙古兵,再攻入烏珠穆泰,直衝破恭王的陣腳,打進多倫泊東北的烏蘭布通。虧得裕親王用炮火攻破了噶爾丹的駝城。噶爾丹兵大敗退還伊拉土克、三胡土克圖地方。清兵正要長驅直入,康熙皇帝忽然在博洛城害起病來了,隻得班師回到北京。這時皇太子的病越來越厲害了,瘋得好似癲狗一般,見人便打,見物便毀。東宮妃子隻是日夜哭泣,也毫無方法,隻因皇帝有病,又是在外麵辛苦打仗回來,是皇後的主意,暫時把這個消息瞞起來,不給皇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