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1 / 2)

,皇宮的舒宜殿內。桃華坐在下首,垂著眉,似是坐了許久,直到身旁的董大太太碰了她一下,桃華才回過神來。她抬起頭,看到七皇子,不對,新皇和太後俱是看著她。桃華將茶杯放下,站起身來,麵上露出些惶恐:“臣妾惶恐,方才想事情想出神了。”

“四嫂不必多理,坐下便是。方才朕聽聞大嬸言到四嫂娘家還有兩弱弟,可是如此?”皇上仍舊是一臉稚氣,卻已隱隱有些威嚴了。

之前的那一道類似於自己母親催命符的聖旨,就是如今的皇上當年回去稟明了先皇而下。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他而死,那是先皇對尹家的恩寵,桃華心裏五味雜陳,更別提此次,尹大老爺與兩位謀反之王千絲萬縷的關係,尹家沒有因此而全亂,也都是多虧了董行成的關係。想到這裏,桃華心裏一痛,低下頭去輕應了一聲。

“如今四嫂兩位幼弟俱是年幼,族中之人必是照顧不周全。朕想著,不若讓他們隨著朕的弟弟和侄子們一道讀書。母後,就將鍾鳴閣收拾出來讓他們住可否?”皇上徐徐開口。

桃華心裏一震,連忙跪下,正要推辭,太後已然笑了:“在宮裏讀書倒是妥當,隻是這鍾鳴閣倒是路程遠了些,不若隨著哀家住。桃兒因著兩位弟弟,也能多進宮陪陪哀家。”說著,太後已然吩咐了下去。

桃華聽到這裏,已知不易推辭,心內實在是猶如翻江倒海:祖母,祖母,如今的情景,到底是不是您想要的呢?雖然心裏思緒許多,桃華卻也鎮定下來,對著太後和皇上恭敬地磕了頭,口裏說著:“謝皇上恩典,謝太後娘娘垂愛。”

董大太太聽了新皇這一番話,哪裏還有不懂的,便與太後商議了幾句。一時皇上的胞妹朝如公主進來,攜了桃華出去逛園子去了。

這廂太後看著兩人轉出殿,才歎了一口氣:“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你也要放寬心,沒有消息總比壞消息好。行成從小在軍中打磨,定是吉人自有天相。”

董大太太聞言已然抹起了眼淚,卻是連連點頭,聲音卻帶著傷感:“隻是桃兒看得我心疼。虧得留下了哥兒,不然,真不知她將如何。”

一直未開口的皇上突然開了口:“兄長之事,朕如有消息,定會第一個告知國公府的。”

桃華剛回到自己的屋裏,奶娘抱了哥兒過來。哥兒滿臉是淚,瞧見桃華便搖晃著撲進了她的懷裏,低聲叫著:“娘。”桃華嗅著他身上的奶香氣,眼內一熱,強忍著眼淚靠在哥兒的腦袋旁,親著他的小臉:“娘回來了。”

是夜,夜涼如水。已過三更,庭院中霧氣蒙蒙。桃華一個人站在那一叢薔薇架旁,發著神。涼意一點點地從腳踝纏繞而上,慢慢地滲透進她的肌膚。天上隻有一輪黯淡的月,在霧氣中影影綽綽,不甚清晰。

隻有這個時候,她才能放下自己的身份,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已經半年了,距離董行成離開已經整整半年了,可是,卻仍舊是沒有一星半點兒的消息。

還記得半年前尹老太太去世的時候自己在尹家的場景。如果不是尹老太太的那封信,桃華又怎麼能夠將尹大太太給扳倒呢。隻是,桃華垂下頭去,眼裏已經泛起了淚花:尹老太太要自己給自己下毒來栽贓給尹大太太,隻為了保全尹家和兩個孩子,她自認做不到,也隻能按照尹老太太的吩咐,當著族裏眾人的麵揭穿,目的,就是要將他們從尹家的族譜上除名,才能夠在這亂世中將尹家保全。

過後的殊榮,卻是董行成給的。那也是桃華聽說的。京城有七皇子守著,董行成在京城外麵和七皇子內外接應,才有了現在的局麵。她的父母的追封,自己的誥命,哪怕是哥兒如今剛封的王,自己兩個弟弟的前途,這一切烈火烹油,都是董行成帶來的。可是,在城破的那一天,為了追捕逃離的端王,董行成就再無音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