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1 / 1)

對於上世紀20年代的清華校長曹雲祥,我們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因為時代久遠,現在我們來挖掘他的資料,也就很難。這裏先大略了解一下有關他的介紹。

先看一下曹雲祥就任清華校長之後3年,1925年9月18日出版的《清華周刊》,在“職教員介紹”的欄目裏,有對曹雲祥的簡介,全錄如下:

曹雲祥,字慶五,江蘇南翔人也。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以後,曆任該校助教、常州、寧波中學教務長,及上海《南方報》編輯。光緒三十三年(1907),以官費遊美,入耶路大學(耶魯大學),習普通文科。宣統三年(1911),得學士學位,被選入耶路辯論會,屢次演說競賽,均獲頭獎。為本級辯論隊員,耶路辯論團團員,耶路世界會會長,中國學生會會長,及《留美學生月報》總編輯。民國三年(1914),任駐英使館二等秘書,為中國會會員,大英國外聖經會名譽會員,皇族文學會名譽通訊員。著《科學的管理法》一書。民國六年(1917),擢英倫中國總領事。八年(1919)夏回國,曆遊各省,組織全國歐美留學生同學會;既成,為第一任總幹事。是年冬,被任為丹麥中國公使館一等秘書,兼代辦使事。民國十年(1921)為華府(即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副秘書長,回國後為外交部參事,兼清華學校董事會會長。是年夏,為代理校長;翌年為署理校長,又明年,為正式校長。

這裏沒有提到曹雲祥的哈佛大學學曆,也沒有提到為什麼會有後來的“曹雲祥博士”的叫法。

經過十多年的搜集,和各方麵朋友的幫助,我們查閱到大量的材料。綜合各種資料,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樣一個曹雲祥:

曹雲祥(1881.4.1—1937.2.8),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外交家、經濟學家、改革家,愛國主義者,清華大學奠基人,由清華學校改升清華大學的創校校長,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實際設計者和創始人。字慶五,號延生,浙江秀水人,1892年入上海聖約翰學堂,連讀高中和大學。1900年聖約翰大學畢業之後,在母校任教3年,擔任助教職務,1904年任江蘇常州武陽中學校長,1905年任浙江寧波溪口中學教務長,兼任上海《南方報》編輯。1907年被官方錄取為官費留美,先入耶魯大學讀文科,1911年畢業;旋入哈佛大學讀商科,1914年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為中國的第一個MBA。哈佛大學畢業之後,到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訪問研究,任研究員。1914年起任外交官,先任駐英公使館二等秘書,1917年12月任駐英總領事,曾任大英聖書公會名譽會員。1920年任駐丹麥代理公使,1921年出席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副秘書長,1922年初回國。1922年4月18日,外交部派曹雲祥暫兼代理清華學校校長,22日,增王文顯為暫行兼代理清華學校副校長。曹雲祥1924年正式出任校長,一直到1928年去職。

辭去清華校長職務之後的曹雲祥,本來應該就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但不知道是何原因,他沒有去商務印書館。曹雲祥在上海的工作主要是在中國銀行,同時兼任了很多其他職務:1928年至1933年任英美煙草公司中方代表,1934年起任中國紅十字會幹事、總幹事,此外,也參加中國工商管理協會、國際問題研究會、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上海機聯會(上海機製國貨工廠聯合會)、華洋義賑會、中華慈幼協會、青年會等組織的領導和組織工作。在上海期間,曹雲祥創辦大同教社,出版了很多翻譯和介紹巴哈伊教的著作。1937年1月,曹雲祥決定去美國公幹,於1月25日致信中國紅十字會,辭去該會秘書長一職。2月7日下午,曹出行美國之前在上海看牙醫,在回家途中的汽車上突然昏厥,不到一小時,因心髒衰竭不幸去世,年僅56歲。

當時各界對曹雲祥的評價很高,認定他“生平致力於文化慈善事業,慷慨熱忱,功在社會”,“淡於名利,為人慷慨,急公好義,平時對社會公益諸務,竭力提倡,深為社會人士所敬仰”。

在提到曹雲祥的各種文章中,包括英文材料,筆者看到一些稱其為“曹雲祥博士”的,但是沒有查到有關曹雲祥獲得博士學位的具體資料,估計可能是聖約翰大學或者其他學校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所以才有此稱呼出現。

根據齊白石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的《齊白石辭典》中的記載,比曹雲祥年長近20歲的齊白石曾給他刻過圖章,可見曹在齊白石眼中已經是年輕的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