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三段論”式的演講
請大家仔細回想一下,在學校裏或者單位每次開全體大會時,領導發言的大致流程是不是開場先問各位好,接下來是簡要介紹一下今天主要講的幾項內容或者是演講內容共分為幾個板塊,然後開始詳細地闡述,最後總結致謝。這如同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的經典的“蘇格拉底三段論”模式,將哲學思想分為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個部分。很多古典名劇通常都由三幕構成;很多著名政治家在發表就職演說時也喜歡采用“三段式”向聽眾灌輸其政治理念。“三段式”的說理方法從古至今,經久不衰。它不僅可以言簡意賅地表達演說者的觀點,而且可以條理清晰地闡述演說內容。
演講中,我們將這種方法稱之為“三段論式演講”。所謂“三段論式演講”,就是說演講大致可以分為三大段,第一段將其概括為“我要講什麼”,也就是除了問好之外,演講者還需要用自己的方法來吸引聽眾的注意,並且告訴他們,接下來自己要講些什麼內容。
在“三段論式演講”中,開場作為演講者同聽眾的第一次接觸,選擇怎樣的開場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聽眾對於演講者的第一印象,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接下來的演講內容能否引起他們的興趣,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開場白的好壞決定著演講效果的好壞。在演講開場方式的選擇上,除了運用自然引申、巧妙過渡的開場方式,我們也可以選用極具形象性的語言來講述一個故事,將演講內容順水推舟般地展開。
比如在《超級演說家》節目的比賽現場,有一位選手的演講主題是“愛情與美貌”,他走上舞台,便開口說道:“大家好,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作‘術業有專攻’,主要講的是學問和技藝上每個人有自己的研究,也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我的專業不是研究愛情,我的長相似乎也算不得美貌,可我今天要對各位演講的內容卻是‘愛情與美貌’。這又是為什麼呢?”他先是用一番幽默自嘲的語言拉近了聽眾與自己的距離,同時也引起了聽眾對於問題的思考和想要繼續聽下去的欲望以及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好奇心。
稍作停頓,他接著講道:“因為我現在是一名大學生,每次走在校園裏或者看新聞報道時,總是聽到某某大學又有某某大學生因為告白被拒絕而選擇輕生,或者某某大學生對自己沒有自信,選擇整容來給男朋友驚喜等等。這一類型的消息讓我感到很震驚,也非常不理解。難道愛情和美貌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什麼必然的聯係嗎?所以,今天我想站在這裏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當演講有了一個好的開場之後,第二段就要開始講述自己開場中提到的主題,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串聯,也可以采用數據或者調查報告等進行觀點的論證和闡述,或者利用幻燈片,配以圖片和音樂,幫助聽眾更好地接收和理解演講的內容。最後,引領聽眾進入演講的第三段,也就是結束部分。在這一段落,需要我們針對演講內容做一個總結,可以適當地對演講的主題進行升華。值得注意的是,總結時語言一定要簡短有力,切忌冗長拖遝,避免聽眾產生不耐煩的情緒。